![]() |
|
|||
天津北方网讯:最近,一个“中国娃”在威尼斯火了。脱胎于非遗项目“哪吒闹海”传说中哪吒形象的公仔New Charm新概念(NC),在日前开幕的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参展(以下简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中脱颖而出。既融合了中华文化传统元素,又具有时尚表达的“中国娃”NC由天津设计师江楠、宗帅创作而成,它漂洋过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游客见面,用带有民族性的绘画语言与世界进行了一次穿越空间的对话。

首赴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全世界的未来”,包括主题展、国家馆和平行展三部分。受中国国家馆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邀请,江楠、宗帅参与中国国家馆“民间未来”主题展。在他们带去参展的80个公仔中,有一部分是由代表未来的孩子们用民间美术表现形式绘制的,在中国馆外的草坪上展出,让外国艺术家和游客欣赏到来自民间的中国文化,还有一部分白色公仔将留给国外的艺术家和游客们参与着色。

在送展威尼斯的公仔中,孩子们绘制的题材包括哪吒送福、清宫廷版、关公版、少数民族美术版……各种色彩艳丽的,素雅的,地域性鲜明的亦或是时代特征突出的手绘哪吒公仔被送往威尼斯双年展展出。“按照人们对于卡通形象的审美标准来设定NC头身的比例,眼睛和手臂的弧度。公仔的脚比较大,会很容易站立住,造型看起来非常稳,也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沉稳性格。”鲜明的中国风元素和简约的时尚表达在这个脱胎于民间传说的“中国娃”身上完美结合,它不仅打动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更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及游客。
外国艺术家和游客看到中国儿童绘制的传统题材的公仔,惊叹于孩子们对艺术的感受力,教师对少儿美术教育,特别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以及江楠、宗帅二位设计师在NC公仔设计过程中赋予作品无限张力的巧心思所折服。
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

威尼斯双年展拥有上百年历史,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且被誉为“世界三大艺术展”之首。今年是中国国家馆走进威尼斯的第十年。往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馆主要举办当年度国内优秀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群展,2015年这一展览方式有所突破:展览以“民间未来”为主题,把视野放到了当代艺术领域之外,内容涉及民间非遗文化、乡村现实、建筑等多方面。两位天津设计师的作品NC就是在展现和探讨民间非遗文化主题。中国馆策展人崔峤认为,艺术家们应来自民间生活,以更为接近现实、呈现张力的方式,应对当下,介入社会,延展艺术的边界和定义。希望中国馆让世界看到当下真实鲜活、具有温度和情感的中国。
一个40公分左右的白色NC摆在眼前,既简洁大气,又智慧地捕捉到了中国文化的元素。“经过两个月的设计和反复修改,这个NC公仔形象最终确定下来。我们有意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比如公仔的眼睛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较为推崇的丹凤眼,额头有一个点,头顶两个倒三角形的发髻也是哪吒典型的特征,反映人物刚毅、倔强的性格。如果把这个公仔的身体挡上,只露出两个发髻,人们还能联想到哪吒,这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江楠说。

江楠、宗帅给这个公仔取了一个英文名New Charm(Charm就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它有一个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文曾经说过:“传统就是当时的时尚。”江楠、宗帅在努力尝试用传统诠释时尚,用时尚来表现传统。
诠释民间与未来
民间艺人虽然在艺术素养上有些局限,但是他们传承民间艺术的执着和刻苦同样是一种非遗。在这方面,江楠和宗帅高度一致,也是他们将NC作为载体,被不断赋予更多非遗文化内涵的初衷。

江楠和宗帅始终认为,用时尚的外在来表现内里的文化是一条正路。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将非遗项目向深度和广度延展,无限扩大其内涵。“平时我们接触很多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非遗项目,感觉这些项目还停留在继承的状态。如果要做到发展,必须把握当代时尚的命脉,将非遗项目赋予一定的时代感,让年轻人喜欢和愿意去亲近。以后我们会依托这个公仔做非遗技艺系列,将技艺的整个流程展现在公仔身上出来。非遗项目都有很多故事,我们用NC作为载体,给大家讲这些非遗项目里的故事。比如制作蓝印花布,先从种植板蓝根说起,整个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就非常有意思。”
26岁的宗帅一直从事年轻人更感兴趣的动漫作品创意和设计工作。自从接触了不少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他便认定NC要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江楠和宗帅都有各自的主业,始于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加上威尼斯双年展的触动,二人更多的工作重心转向了NC的设计上。NC公仔几乎可以被线条化、概念化的形象背后,被注入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威尼斯双年展上,不同NC公仔身上涌动着生动的民间文化特质,展现一种灵动和温情的艺术表达。双年展归来,二位设计师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