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通过连续排查,环保部门事故现场进一步锁定了管线中含氰废水的大致范围,施工人员连夜奋战,昨天下午已将浓度高的3条地下管线封在更小的范围内。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利用罐车将混凝土注入地下污水井中,达到将地下管道封死的目的,以进一步缩小含氰废水范围。“抢险人员将事故核心区周边3个外排入海口全部封堵,并调来移动破氰装置,在一号泵站附近进行紧急处置。”一名施工人员介绍。然而,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监测人员19日发现上游来水有含氰浓度升高的迹象。经过紧急排查,环保技术人员将目光锁定在爆炸现场东南事故方向的新港六号路和临海北路上3条地下管线中。环保部应急专家李兴春告诉记者:“该区域最高浓度将近100毫克每升,低的有三四毫克每升,而标准是0.5毫克每升。”
目前,这3条已被封住的管线中,含氰废水约10000立方米,环保部门将根据不同情况分段进行破氰处理。所谓“破氰装置”,一般采用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应用于含氰、镍等有害物质的废水处理。采用“氯氧化法”破氰,可将氰化物变成氰酸盐并进一步水解生成无毒物质,使氰化物含量降至0.5毫克甚至更低,大大降低废水毒性,方法简单有效。李兴春介绍,上游的含氰废水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浓度较高的含氰废水用专用车辆拉到危险废物处理厂进行处理,另一种是对浓度稍微低一点的就地采用破氰装置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