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无畏逆行的消防队员和武警战士获得了无数点赞,同时也有一群海事人,他们逆风而上、临海而行,默默地坚守前线阵地,同样经受危险,同样夜不能寐。
别害怕 这片海有我们在守护
8月12日晚,0204号海巡船停靠在东疆基地码头,正在执行内河船舶治理值守任务。突然,近在耳边的两声巨响伴随着巨大的冲击波,震得海巡艇剧烈晃动了起来,东疆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的副队长刘和强就在这艘船上。
“对面港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我们这就离爆炸点不到9公里,看得特别清楚。”爆炸当晚的场景,让刘和强终生难忘,“就在半分钟里,接连两声巨响,远处的天空就像放烟花一样,漫天都是火焰,还能听见不断的尖叫声。”
刘和强和同事们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事故。“爆炸时大家都蒙了,从没见过这种场面。我们立马向局里报告了突发情况,大家马上进入紧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准备。”
刘和强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天津港北港池和主航道水域的北支航道,是天津港离爆炸核心区最近的一个海上航道。“当天晚上局里就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巡航计划,把北支航道作为巡航的重点防控区域。我们所有海巡船艇都24小时待命值班,这样能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海洋污染。”
作为最早参与出海巡查的队员之一,刘和强接到任务后,就在第一时间和海巡0204号的船长贾文健一起,带队奔赴北港池水域进行巡查。“刮的是西南风,我们一直处于下风口处。”刘和强说,在最初的两天里,爆炸还未停止,明火还未扑灭,黑色的浓烟随风阵阵袭来,最近的时候他们距离爆炸中心点还不足2公里。“弟兄们都很可敬,我们每两小时进行一次现场巡查,大伙从没有疏忽大意过,我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千万不能让污水流进大海。”
18日上午,天空下起了雨,刘和强和同事们的巡航频次,也由原来的每两小时一次缩短至一小时一次。“巡查一次大概要花一个多小时,每次巡航里程是20海里左右。”海巡0204号船长贾文健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回到码头休息不了几分钟就又得出去巡查了,每天睡觉时间也就4个小时。大家都比较辛苦,但是守卫大海,是我们应该做的。”
别担心 有我陪在你们身边
27岁的徐文玉入职东疆海事局刚满两年,同事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工作中勤快能干的小姑娘,同时也是天津蓝天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8月12日,徐文玉的父母正好抽空从山东老家来天津看望女儿,但突然发生的大爆炸,打乱了徐文玉原本计划好的行程。
“当时我隐隐地意识到,爆炸好像特别严重,然后我们救援队的群里就在组织开展救援。”作为救援队里的志愿者,文玉和父母商量,推迟出行计划,参加救援。“早上天蒙蒙亮,我就去了二小的安置点参加应急救助。还有另外一名救援队员跟我一起,协助医务人员为伤员处置伤口。”
一天里,徐文玉要做的事情太多:她要在现场指导志愿者搭建救灾帐篷、要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维持安置点秩序、要为受灾百姓发放午饭。“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二小设立了一个临时指挥部,要把安置点受灾群众的信息进行录入,还要接收和记录爱心人士捐助的物资。”徐文玉说,“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找到失联的亲人和朋友,所以绝对不能弄错。”
“其实,爸爸妈妈都知道救援现场太危险,但是他们没有拦着我去,反而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徐文玉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爆炸发生后,爸爸也陪着她一起去现场参加了志愿服务,于是泰达二小的临时救助点出现了志愿服务“父女档”的温馨场景。
“我在救援队临时指挥部做一些信息回传和辅助前方指挥官的工作。爸爸帮着别的志愿者发放午餐、维持秩序、搬运物资。”从上午离家到达安置点,父女俩就分头在各自的“战场”战斗,直到下午三点,两人才能见上一面。
“有爸爸和我一起做志愿者,感觉特别有动力。”徐文玉说,“看到伤员和受灾的群众在我们的帮助下,能够安心地吃饭、睡觉,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团结在一起度过灾难,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北方网新媒体见习记者李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