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我们接到受理通知,今天来交齐了申请材料,明天就能来领取‘三证合一’(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营业执照)的件,工作人员的效率非常高。”8月26日,正在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注册手续的小田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公司还是非常看好滨海新区的发展环境和前景。”
企业:看好滨海新区发展
小田是天津正大珍吾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珍吾堂)员工,这次是来为公司投资的正大励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大励康)办理注册手续。她说:“正大珍吾堂就设立在滨海新区,一直以来发展就不错,所以企业希望把新的控股公司也设立在滨海新区。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公司对于新区企业发展运营的政策比较熟悉,办事效率高,企业设立在新区,我们很放心。”
此次事故使正大珍吾堂食企业办公地点的窗户和天花板受到一定损坏,但是对企业整体运营没有太大影响。新投资注册的公司落户到滨海新区塘沽创业园。
据统计,事故发生后,8月13日到8月25日这短短13天时间里,新区审批局共完成接件786件,办结773件,办结率达98%。新设立内资企业565家,注册资本达到61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23家,注册资本达到24亿美元,共588家企业落户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新区未来发展。
审批:平稳有序 未受影响
事故发生后,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审批局动员所有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继续为企业提供服务。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王洪宁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局里有些职工家中也受到了爆炸影响,房屋受损。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将窗口单位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局里领导班子深入13户房屋受损职工家中走访、慰问。干部职工队伍非常稳定,舍小家、为大家,为企业、群众站好岗。维护中心正常的办公秩序,是对事故发生后新区的一种最大的支持。目前中心一切工作运行非常平稳。”
在维护正常办理秩序的同时,滨海新区审批局还提出了高效办理的理念。派出专门的帮办人为外资、内资企业提供无偿、全程的帮办服务。工作人员更精心去为做好企业服务,设立立企业数未减反增。“作为窗口单位,审批局没有因为事故停止一分钟,耽误办理一件事。全体员工始终在全力保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及汉沽、大港分中心正常办公和对外服务秩序。”王洪宁说。
未来: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区审批局干部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忘履行社会职责。按照滨海新区统一部署和要求,滨海新区审批局承担了两户受事故影响居民的安置工作,把受助居民当作家人一样去帮助。很多员工都利用休息时间去参加志愿者服务,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正能量。
目前,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各项工作都在稳定有序进行中。王洪宁表示,接下来,滨海新区审批局将坚定改革信心,继续深化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他说:“滨海新区审批局是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亮点。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工作要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还要继续向前推进。坚定改革的信心,把改革的路走下去,走好。把审批改革的示范效应充分反映出来。”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将围绕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展开。实现中央提出的宽进、严管、重罚。落实审批事项最少化,继续实行动态减少调整。除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事项外,其他的审批事项还要继续取消和下放。落实审批环节最简化,继续实行最简办理程序。落实“受理、审查、批准”三分立机制,规范审批行为,严格审查标准,用“制度+科技”的手段,杜绝审批过程中的权力寻租行为。落实审批服务便利化,继续实行最优审批服务。弱化审批职能、强化服务职能。
2015年,天津迎来五大机遇叠加期,同时,滨海新区同样要面对五大机遇的挑战顺势而为。采访中,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最近新增注册企业中,科技含量高、环境友好、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占主导,无论内外资企业,依然看好滨海新区的发展。企业都相信政府可以克服暂时的困难,砥砺前行。(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