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穆瑾老师92年参加工作,连续担任班主任,其中20年均在五六年级担任教学,曾经多次获得区级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中队辅导员,和百名学科教师称号,所撰写的教育教学以及德育论文多次获得全国、市、区奖项,去年获得区级轻负高质好教师称号,今年被提名“感动河北”教师,并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事迹宣讲。五月被评为市级师德先进个人,市级优秀班主任,河北区教工先锋岗“双十佳”先进个人。
平凡的岗位上穆老师用爱心作者普通的工作,把爱悄然无声地浸润在孩子心间。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开展了课间加餐订牛奶,除了几个喝奶有反应的没订奶以外,每当课间领完奶回来,同学们坐在一起喝着牛奶,聊着天,好不快活!几天后,细心的穆老师发现班里有个叫蔡高远孩子总是坐在角落里死死盯着喝奶的同学,偶尔小嘴巴也跟着吧嗒几下,他不是说喝奶过敏么?穆老师发现了端倪。于是找了一次机会她故意将自己给孩子订的一份奶拿来,说孩子不爱喝,问问有谁能帮我“解决掉”,没想到蔡高远眼睛一下子亮起来,立刻跑来说自己愿意帮忙,穆老师没有过多询问,看着他贪婪地喝奶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他因为家庭不是很富裕,曾经有一次外出活动也没有参加。孩子自尊心很强,一定不愿意大家知道,于是穆老师课下找到他谎称给孩子订了几个月的奶不喝都要糟蹋了,请他来帮忙,孩子起初稍稍犹豫了一下,说:“老师,牛奶很有营养,您可以自己喝啊。”看着懂事的孩子穆老师的心陡然一酸:“老师也是对牛奶过敏,你帮帮我吧。”于是这份协议达成了,在她教他的一年中我为他订了一年的牛奶,学校的各种外出活动穆瑾老师悄悄地替蔡高远缴费,也和家长商量好不要告诉孩子。其实老师的“有心”他已经“用心”感受到了,这一年中他各方面都变得积极踊跃,再也不畏手畏脚,毕业考试也成绩颇佳,现在南开中学高二就读始终保持联系,常在QQ中和穆老师聊天,他说:“穆老师,后面订奶的事情其实您不说我心里也清楚,您是特意为我订的,我没有别的报答您,就是好好听您的话,给您争气!”
爱如春风,带给学生心灵的温暖,让孩子健康成长,充满阳光。穆瑾老师觉得不但要孩子爱,还要让孩子快乐成长。
在她接过的一个班里,有一对姐妹,并非双胞胎,家长外地来津打工,属于特困家庭。姐姐晚上了两年学。姐妹学习都很刻苦,可是由于服装不整洁,孩子们很少主动和她们聊天,两个孩子也是每天低着头,不苟言笑。接班不久她发现每当有女同学穿来漂亮衣服,一下就能看出妹妹满眼的羡慕,姐姐仍是低头不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何让两姐妹快乐成长成了穆老师的首要任务。于是我翻箱倒柜,把能给姐姐的衣服找出来,妹妹个子瘦小些,我就去找亲戚朋友“搜刮”,感觉不行,我也会花钱出去买孩子们当下能穿的秋衣秋裤,内衣,袜子等等。每当换季的时候穆老师都会以各种借口把衣服单独交给孩子的家长,不要他们声张。渐渐地孩子们慢慢变得开朗了,穆老师经常会故意夸姐妹两句:“姐姐真干净,妹妹好漂亮!”在接任的三年中,她们把穆老师当作小姨,我也隔三差五的带她们回家,直到毕业之后始终和我保持联系。
特困的孩子,穆老师每年都会遇到,班里有个孩子叫李俊龙,学习很吃力,平时一直都是妈妈接送,从未听娘俩提及父亲。有一次孩子来晚了,妈妈着急的把孩子送进班说孩子爸爸住院了,匆匆离开。此时穆老师才知道孩子爸爸一直瘫痪在床,一家只靠妈妈做清洁工维持生活,怪不得学校的订餐他从不参加,于是从那天起穆老师把自己的午饭给了孩子,告诉孩子妈妈:“以后多照顾孩子爸爸,不要每天给孩子送午饭了……”李俊龙的妈妈当时泪流满面,哽咽着不知说什么好。在孩子爸爸住院期间穆老师多次将孩子带到家里照顾。毕业考试前一天,穆老师特意检查了一下学生们的考试用具,发现李俊龙的文具不齐全,尺子也是用了很久的,下班后穆老师带着他去超市特意挑选了实用的考场用品,又给他买好了早餐把他送回家。他的爸爸在床上无法说话,却大声哼着,孩子妈妈感激地说:“他爸爸不能说话,这是感谢您呢。”
时光飞逝,一晃这个孩子已经工作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孩子的爸爸也去世了,家里仍是娘俩相依为命,妈妈靠卖早点贴补家用,穆老师每次上班也会路过,总会和她聊上几句,告诉她需要用钱一定说话,她每每总是眼泪汪汪。她有高血压,天气转凉会嘱咐她晚点出摊,戴好帽子,第二天远远就能看到她戴着帽子朝我来的方向张望,走近了赶紧说:穆老师,您看我听您的,戴上帽子了,您放心吧。”其实多了一份爱,便多了一份牵挂,但心总是暖暖的。
对于特困学生的补助,局领导和学校也会时常关怀,每每遇到班里有特困学生,穆老师带去学校的捐款时自己总会多放上一两百块,带去对他们的一份爱。情感投入,让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化作一股股暖流,涌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使集体逐渐有了凝聚力,当然也会非常有“人情味儿”。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坚持做十分不容易。穆瑾老师用心对待有困难的孩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孩子沐浴在爱的春风中,茁壮成长。用心在教育沃土中执着耕耘,穆老师在几尺旅途上做一个学生欢迎的执着的引路人,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