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近期,一种叫秋葵的蔬菜成为大众餐桌上的美食,受到百姓的喜爱。日前,北辰区双口镇下河头村新引进试种的20亩秋葵喜获丰收,不仅得到消费者认可,而且卖出了好价钱,让农户们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记者来到下河头村的秋葵试验田,看到成片的秋葵有一米多高,茎杆上挂满了金黄的花朵和嫩绿新鲜的秋葵果实,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一会儿工夫就收获上百斤。“今年试种的秋葵长势特别好,自从进入采收期以来,我们每天清晨都得采摘,然后去附近的农贸市场进行批发,每斤能达到两块多钱,特别受百姓欢迎,很快就能销售一空。”正在采摘秋葵的村民孙立文告诉记者。
说起下河头村,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食用菌。可是由于产能过剩、餐饮业低迷等因素,食用菌行业普遍不景气,价格一路走低,除去生产成本,利润已经所剩无几。面对此种情况,下河头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村干部们多次到外省市考察农产品市场和种植基地,了解到秋葵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助消化、增加人体耐力和保护肠胃、肝脏等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好。经过共同商议,今年年初,该村引进20亩秋葵试种,并请来技术员进行指导,学习种植经验。
通过精心培育和管理,目前20亩秋葵已经进入采收期,长势良好,市场认可度高,村民们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孙立文说:“以前,我是种一些玉米、黄豆,一年下来,每亩地也就挣800多块钱,现在种秋葵,不仅产量高,市场价格也高,每亩地的纯收入能达到2000多块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经济收益。”
尽管秋葵试种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在管理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该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明年村里大面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下河头村村委会委员韩旭介绍说:“今年村里试种的20亩秋葵获得了丰收,平均每天能采摘600斤左右,但是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植株的间距比较密,导致通风状况不好,影响了产量。明年,我们大面积种植时要把株距拉大,不仅能预防病虫害,而且可以提高秋葵的质量和产量,拓宽村民的增收致富路,让他们真正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