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1998年,19岁的闫君燕在八里台第一小学开始了教师生涯,17年过去了,当时豆蔻年华的少女默默成长为区骨干教师。“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我,这是我初当教师时定下的目标。”闫君燕说。
3个五年目标成为优秀教师
1998年,19岁的闫君燕从津南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津南区八里台联合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八里台第一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地处农村,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先后有一些孩子转学离开。”看着学生流失的闫君燕下定决心,要做一名专业的教师,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自己。
闫君燕给自己订了3个“五年计划”:先用5年时间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再用5年时间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然后再用5年时间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闫君燕与学生一样,彻夜“啃”读教育理论,总结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因为努力,闫君燕很快成长起来,凭借着这股钻劲,她先后获得区“课改先进个人”、八里台镇“人民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天津市第八届“双优课”评比“课堂教学”、“学科德育”双一等奖等奖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满贯”教师。
丈夫重病她没请过一天假
2014年闫君燕被确定为代表天津市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现场课的选手,但就在大赛紧锣密鼓的备战阶段,她的丈夫体检查出患有严重的血液病。在丈夫住院的近三个月时间里,她没有因此请过一天假,每天下班后往返医院50多里照顾他,晚上回到家才能投入赛前准备。2014年11月,凭着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闫君燕在全国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现场课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
每位学生都是她的牵挂
闫君燕做了13年的班主任,她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她2010届的学生中有一位小文同学,有着些许智力障碍,口水、鼻涕经常挂在脸上,见了他,同学们都躲得远远的。而闫君燕像一个母亲那样,先叫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手把手地教小文洗手。下课后,带着小文和大家一起做游戏。闫君燕说:“所做的这一切只因一个爱字,我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