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9月16日是世界第21个“国际保护臭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同修复臭氧层30年”。为了普及保护臭氧层知识、提高市民自觉保护臭氧层的意识,本市在全市范围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集中开展主题宣教活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与市民互动的宣传模式,使保护臭氧层的观念深入人心。
“夏日午后为什么多雷阵雨?”“臭氧层到底臭不臭?”“臭氧层为什么叫做‘地球的保护伞’?”……9月15日,在南开区长虹街平陆东里社区居委会的活动现场,天津市第一商学校教师赵建勋通过多媒体生动传神地向社区居民宣传保护臭氧层的知识、意义和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社区居民们悉心倾听、积极参与问答,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据了解,本市作为第一批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示范城市之一,在2006-2012年期间,顺利完成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第一阶段工作,涉及淘汰的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包括1,1,1-三氯乙烷、甲基溴、四氯化碳、以及含氢氯氟烃等,并积极推广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等方式。为持续打击消耗臭氧层物质非法生产、使用和贸易等行为,本市于2014年启动了第二阶段工作,重点淘汰含氢氯氟烃和甲基溴等消耗臭氧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