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节日之一,中秋节代表的是团圆、回家,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在屋檐藤蔓下促膝长谈,尽享天伦。天津的老人最难忘的就是从小吃到大的传统月饼,每到中秋都要排上长队去天津的老字号店里买上几块,品尝一下节日的味道。在这样团圆的日子,还有一些常年在国外的天津人,他们多年无法与亲人相见,只能通过一轮圆月寄托思乡之情。而此时,也有一些“洋”留学生,在中国渡过了别样的中秋……
“小时候的味道才有过节的感觉!”
每到过节的时候,在天津老字号店面总能看到老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买几块传统月饼。“我们从小就一直吃这些传统味道的月饼,比如五仁的、白果的、翻毛的、自来红等等,老人们都爱吃,觉得不买点老式月饼都不像过节。”来自河北区的市民李淑香从早上8点来到和平区的糕点店,已经排了两个小时才终于买上了月饼。“这些老式月饼做的不是特别甜,口味也比较多,吃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家人都爱吃。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排队也值得。”李淑香说。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最受天津人喜爱的月饼中,欣乐、桂顺斋等老字号排在前列,每当中秋节临近,总能看到店面排起两三百米的长队。“我们女儿每年也都会带回来一盒月饼,蛋黄、鲜肉等新口味月饼,我们家人都不太爱吃,都觉得还是这些传统的甜口月饼最好吃。”今年71岁的市民王双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这些传统店面每年也都有一些改良品种,让我们也每年买一些新品种品尝。虽然这些老字号糕点店有很多分店,但是每年就算再远,我们也愿意在总店买,一是他们销售的快,月饼都是新出炉的,二是对老店有感情,觉得他们才是正宗的。”
身在异国,最怀念的是家乡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中国人们沉浸在团圆的喜悦里的时候,在异国他乡也有许多天津人,他们已经很多年中秋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他们真实写照,因为祖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他们坚守在岗位上,将思乡情寄于一轮明月。



中铁十八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就有近400名职工坚守在不同的国度。其中,尼日利亚政局不稳,常常有恐怖袭击、爆炸事件等等,他们的工程建设都是在当地警方的保护下进行,出入都需要武装人员陪同。此外,还有疟疾等疫情的威胁,当地施工的中国人有一半都曾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尼日利亚公司总经济师唐秀景,已在尼日利亚工作了14年。期间,他为了工作,跑遍了尼国中部、北部各地,独自到当时尼日利亚最乱的地区之一南部的阿瓜依卜州去投标,一去就是1个多月,有过下错飞机、误机,身上没钱借当地人钱做生活费和投标差旅费用的经历,他说:“我已经不记得这是在尼日利亚过的第几个中秋了,总之,来这里工作之后与家人聚少离多,别说是中秋,即便是春节也很少与家人一起团聚,但是企业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坚守。”唐秀景的孩子已经13岁了,这个中秋节,无法与孩子见面,他只能通过电话、视频与孩子交流,这些年,他觉得亏欠家人、孩子很多,“作为国企,在国外,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形象,所以,必须冲在前面,认真对待每一次工程建设,为祖国争光。”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中铁十八局国际公司的工程项目分布在尼日利亚、沙特、苏丹、迪拜等非洲及中东国家,员工虽然无法与家人团圆,在异国他乡通过自制月饼、聚会等形式渡过祖国的传统节日——中秋。
各国留学生天津过佳节:“头一次过中秋很新鲜!”
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天津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分别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准备了别样的活动,让他们渡过一个新奇有趣的中秋。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学生们欢聚一堂,在遥远的异乡体验另一种团聚。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名留学生自己准备了晚会,载歌载舞,共同渡过中秋,一曲大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表达了这些留学生们的思乡情。来自韩国的姜慧晶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韩国也有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家人们拜年、聚会,吃一种特殊的食物——米糕。”来中国后,这是她渡过的第一个中秋,吃完第一口月饼,姜慧晶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太棒了!”
而来自乌克兰的苏墨安是第14届“汉语桥”中文比赛全球15强,今年刚刚进入天津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她对中国文化了解比较多:“我虽然学习了汉语,知道了一些中国文化,但是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还不太了解。我以前吃过月饼,花生果仁的,也听过嫦娥奔月的传说,我觉得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非常浪漫。我们乌克兰的部分地区也有类似中秋节的灯节,朋友和家人一起放孔明灯祈福,我小时候经常过这个节日。”
同时,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为留学生们准备了月饼粉,红豆馅等原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来自俄罗斯、日本、德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30多名留学生纷纷挽起衣袖,跃跃欲试。
“第一次听说中秋节,第一次做月饼,第一次吃月饼。”俄罗斯留学生雯琍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感兴趣,“这么多第一次汇集在一起,感觉很惊喜,也很开心。”
和面、调馅、包馅、压模,老师们一边指导大家做月饼的每一个步骤,一边还为留学生们讲解中秋的来历和习俗,来自德国的张可匀和日本留学生后藤彩听得特别认真。“我们两个来中国有半年了,之前就在学校里过了端午节吃了粽子。这次中秋节,没想到还能自己做月饼。”后藤彩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其实中秋节在日本也有,“我们国家也相信月亮上有兔子,但是嫦娥和后羿的故事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觉得很奇妙。”
“我是给男朋友的写的。”来自俄罗斯的漂亮姑娘兜风语气里带着一丝羞涩,“到了天津以后,很多东西都让我感觉特别新奇,我把这些都写在明信片上寄给他,让他在圣彼得堡也能和我一起感受到中秋节。”
“我想写给爸爸妈妈和我的姐姐,希望他们健康平安。”白俄罗斯姑娘夏初蕾说,“我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我虽然离开家人很远,但是在天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有关心我们的老师,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听到好多不同的故事和习俗,很有意思。我跟家人视频的时候,告诉妈妈,虽然我是一个人,但是有好多人跟我在一起过节,不孤单,我很开心。”(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董立景 柴莹 见习记者李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