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本市初雪以来,气温逐渐走低,而家家户户的暖气却越烧越热,撑起这片温暖的,是一个个供热人的辛勤付出。日前,记者来到红桥区丁字沽供热站,副站长徐达正在供暖设备的操作面板前紧张调节各项参数。年仅38岁的他在这里工作已有16年,是奋战在供热战线上的一名年轻“老兵”,担负着供暖前期的管道维护、供暖期间的运行调试等任务,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化作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浸润百姓的心田。
结合“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清新空气行动,红桥区丁字沽供热站于今年启动“煤改燃”改造工程,作为现场负责人,徐达自7月份施工启动以来,几乎是“泡”在了工程一线。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每天都在现场指挥,在施工、设计以及监理之间进行协调,奔走于土建、管道以及消防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同吃同干,经常整星期奋战在工地上不回家,并通过带领各方协调解决新设备安装中的桩基打入问题,“抢下”了近两个月的工期,保障了整体工程的顺利推进。
在此基础上,徐达还兼任红桥供热办用户服务部部长,针对用热户反映的供暖难题,他总是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今年供暖期来临之际,居民报修量日益增加,一天清晨,正当徐达为了协调各部门而忙得不可开交时,几位老人突然“闯”进他的办公室,面带急色地说他们几家邻居暖气都不热,电话又打不进来。徐达歉意地笑了笑,说:“老几位真对不住,现在正是维修高峰,人手都派出去了,不过您放心,我们一定解决好。”担心外面天冷路滑,徐达找车把他们送了回去,然后亲自跑到老人小区附近换热站、二次供热网等查看运行情况,每个环节都不放过,逐一检查,最终发现是因为楼道的供热阀门未完全打开。处理好后,时间已近中午,他笑着说:“虽是一个小小的阀门,却关系到居民家里的冷暖,供热无小事,每个细节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居民的效率,这两年在供热办的筹划下,徐达还牵头成立了红桥首个供热维修客服中心,通过系统智能派单,实现了维修时间减半,维修人员每天人均维修户数由原来的40户提高到60余户,极大地提高了维修效率。
从事供热工作十几年来,徐达始终将“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当作座右铭,在供暖方面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常说,“温饱温饱,先有‘温’再有‘饱’,为百姓住的暖做好服务,是我们供热人的天职。”(通讯员郝桢 赵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