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12月1日、2日,由中央网信办和环保部组织的“京津冀治霾我在行动”采访团来到天津,就重污染天气下天津的应急响应及减排措施进行采访调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腾讯大燕网、亥时热评等中央网络媒体及由天津市网信办邀请的本市网络媒体、网络名人共同参与。

12月1日下午,采访团成员来到南开区环保局。南开区清新空气行动指挥部工作人员郝志远向采访团介绍了南开区36名专职网格监督员全员上岗,每天3小时巡逻各个街镇是否有土石方作业、渣土苫盖不严等情况。采访团成员详细询问了网格监督员工作流程及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京津冀三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雾霾成因差距大,各地在重污染天气下的应急响应也不同,通过媒体的三地走访调查,可以将三地治理雾霾的先进经验报道出来,互相借鉴。因为防治雾霾只有通过区域联动、联合治理才能有效。我觉得天津四级网格化管理是比较创新、值得借鉴的,通过网格监督员实现环境监察的全面覆盖。”亥时热评编辑齐战胜说,“我们想通过自己的报道让老百姓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每个市民都可以参与,因为雾霾治理和每个人相关。”

随后,采访团来到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邓小文、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等分别就天津市应急、治理措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介绍。采访团记者就本次雾霾成因及京津冀何时全面启动协同治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询问。“本次雾霾是区域排放量增加和气象条件叠加的结果。目前,京津冀核心区域的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6市建立应急联动长效机制仍在征求意见中,未来京津冀三地将一起联动、共同治霾。”天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12月2日,采访团来到南开区天拖供热站就天津市“煤改燃”工程进行采访。“今年以来,天津市完成中心城区改燃并网52座锅炉房,淘汰燃煤锅炉162台,实现中心城区所有的供热锅炉全部为燃气。”天津市供热办工程师李伟介绍:“改燃并网工作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374.1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

在天拖供热锅炉房站,一台自动巡逻机器人吸引了采访团记者的注意。“目前这个机器人实现了24小时巡检,不仅实现了可燃气体泄露警报,同时还可以将巡检阀门处影像传回控制室。未来还将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安装机器手,对漏气阀门进行操作等。”南开区供热办主任刘凤忠说。

采访全部结束后,腾讯大燕网新闻总监张彦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几年北京、天津、河北为了治理雾霾投入非常大,尤其是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出台后,北京的污染企业迁移了很多。河北‘6643’工程关停了多家钢铁、水泥、玻璃生产企业。天津煤改燃、关停重污染企业。政府层面做了很多,老百姓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减少私家车出行、减少室外烧烤等。我觉得雾霾治理不是一个城市的事,因为空气是流动的,比如本次雾霾影响整个华北区域,不只是京津冀,其他地方比如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应该加入进来,治霾力度、范围都应该加大。”(北方网新媒体记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