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从广厦云集的海光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到高楼林立的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再到崛起中的产城融合的西部片区……在南开区“两圈两区一中心”规划建设中,重点楼宇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成为“十二五”期间驱动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透过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开区楼宇经济发展的强劲走势——2011年初,全区税收超亿元的楼宇仅有新世界商务中心、今晚报大厦、奥城写字楼3家。5年过后,这一数字有了跨越式增长:预计到2015年底,全区96座商务楼宇实现全税53.5亿元;其中,“亿元楼宇”项目实现全税37.6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区“亿元楼宇”数量将达到20座。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强势带动下,“十二五”期间,南开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把楼宇经济作为招商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向“立起来的开发区”要效益。先后制定出台了《南开区发展楼宇经济实施办法》《南开区“亿元楼宇”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支持政策,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责任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楼宇经济领导小组,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创立了“四大员”工作机制,建立了楼宇经济监管平台,实现楼宇信息实时更新。针对楼宇不同发展情况,给予楼宇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提升软硬件设施和楼宇形象,吸引更多企业入住。
坐落在南京路上的金融街(南开)中心,就是这样一座在南开区“十二五”时期迅速崛起的重点楼宇。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待建的空地,如今则成为集甲级写字楼、旗舰商业、法式洋房及瞰景公馆于一体、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吸引了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山金期货、邦银金租、中航三星人寿、中天集团、新浪天津分公司等近百家行业领军企业落户于此,其中金融行业企业占入住企业总数的70%左右,共同打造南开区海光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内的新地标。
在新建大批“亿元楼宇”的同时,“十二五”期间,南开区更加大了盘活闲置楼宇资源的力度,进行腾笼换鸟,使已有的楼宇资源发挥更大效益。通过积极探索,南开区依靠盘活闲置厂房、打造创意园区,借助创新优势、打造众创空间,利用校区厂房、打造产业园区,依托商业载体、打造创新基地等四种有效模式,累计盘活闲置楼宇资源达42.9万平方米。
说到盘活闲置资源,南开区C9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功范例很有借鉴意义。面对本市工业战略东移后留下的闲置工业老厂房——位于长江道92号的天津仪表厂,南开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借重用好首都资源,积极引进了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3万平方米闲置的老厂房整体盘活,打造出了集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众创空间于一体的“双创”产业园,逐步形成“平台、产业、资本”三位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与此同时,南开区还以“互联网+”为着眼点,努力将C92文创园打造成为本市中心城区首家电商园区,目前,易居中国和新浪网共同推出的实惠APP、腾讯投资的e袋洗等97家企业已经进驻,形成了生活服务业的O2O模式。
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放眼全区,一座座“立起来的开发区”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遍布南开大地,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