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由和平区的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十佳公仆”评选活动从1988年就开始了,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整整27年长盛不衰,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李会长,您作为“十佳公仆”评选活动的亲历者,给网友们介绍一下“十佳公仆”的评选活动。
李德生:上世纪80年代,群众生活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和平区政府从解决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人手,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生活在和平区的居民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1988年秋全国出现抢购风,很多商店被抢购一空。冬季临近,区委、区政府想尽办法,以保证居民有菜吃、有煤烧,能够温暖过冬。区领导一方面积极组织货源,一方面组织500名机关干部下到菜店和煤店,帮助卖菜、卖煤,給残疾人、孤老户送菜、送煤。期间,区领导提出老百姓家中没有煤,不往家中带一块煤,老百姓家中没有菜,不往家中带一棵菜。每一位参加劳动的干部任劳任怨、汗流浃背,热情主动的精神令人感动。
广大百姓对政府多年工作的评价使居委会主任们切身感受到百姓内心的感激,民园街三益里居委会主任李文轩和体育馆街育文坊居委会主任张敬斋到街里开会时,共同提出:以往都是官表扬官,这次改为老百姓评选好官的建议,得到居委会主任们的一致赞同。区领导认为,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是群众的首创,很快采纳群众意见,责成区政府调研室、政务监督组去实施。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这一活动延续了27年?
李德生:评选表彰十佳公仆活动为什么能够延续27年:一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二是历届区领导的重视,三是历届十佳公仆珍惜荣誉。多年来坚持了三个不变:一是民评选官、民表彰官的“民味”没变,只给政治荣誉,不给物质奖励;二是“公示”方式没变,用公开发行的报纸刊登候选人的事迹和照片,由群众投票,按投票多少,只取前十名;三是评选“标准”没变,看谁为老百姓流的汗多,看谁为老百姓出的力大,看谁为老百姓办的好事多。
评选表彰十佳公仆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推动这一活动延续至今。
另外,我觉得现在搞的“民评官”应该对和平区评选十佳公仆活动是一个深化,是个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