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东丽区将建立长效机制,每年确定一批“民心要事”,请群众参与制定、监督,每年交出一份答卷,接受群众评议
评议会上,群众代表根据责任单位“民心要事”完成情况和“一把手”的现场表现,通过评分器逐一量化打分,打分结果将与政府工作部门政绩考核结合
“民心要事”都是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实际的问题,覆盖政府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
天津北方网讯:“我是金钟街居民,现在东区有4个菜市场,西区人较多却没有,来回往返买菜十分不便,能不能在西区也建一个菜市场?”
“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已经在西部地区筹建了一个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为两层结构,一层是菜市场,二层售卖百货,计划2016年投入使用。”东丽区商务委主任傅国华回答。
2015年12月26日,东丽区2015年“民心要事”群众评议会现场气氛热烈。120名群众代表当“考官”,16个重点部门“一把手”作为“考生”,面对面汇报各项民心工作落实情况及回应群众质询,群众现场为各部门“一把手”打分。对这一创新举措,群众纷纷点赞。
结合之前开展的“基层大走访”系列活动,东丽区把聚焦问题、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探索建立起以群众参与为核心的工作长效机制和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政绩评价机制,找到了发动群众的“新路径”,搭建了联系群众的“新桥梁”。
心贴心走访帮难解困
景欣苑楼体外檐脱落的问题,在街里积极协调下圆满解决,社区环境提升改造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三聚里社区与津塘公路之间的道路坑洼不平,影响居民出行,街里出资5万余元及时修缮,改善了出行环境……
这些都是东丽区在深入开展“基层大走访”活动后,为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
“民心要事”落实得好不好,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感触最直接。在“基层大走访”活动中,256个区直单位帮扶组和街道包村工作组分片包干、点面联系,采取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进村庄、入社区、下企业,访民情、纳民意、解民困,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切实解决问题,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面对面报告接受检验
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东丽区确定了2015年6大类20项“民心要事”,都是在全区经济向高端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过程中,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实际的问题,覆盖政府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
在2015年述职评议会上,来自社会各界和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代表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问敏感犀利、“辣味”十足。大到还迁工程何时完工、居民就业医疗如何保障等政策疑问,小到暖气不热、买菜难等百姓居家生活的现实问题。被质询者不遮不掩、一一回应,能解决的当场承诺,限期整改落实;一时无法解决的,讲清原因,说明情况,逐步加以解决。通过质询问政,相关部门普遍感受到了来自群众监督和评价的压力。
“群众评议反映出了对区委、区政府民心工程的真实评价。”东丽区区委书记尚斌义表示,今后,东丽区将建立长效机制,每年确定一批“民心要事”,请全区群众参与制定、参与监督,每年交出一份答卷,接受群众评议,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增加东丽人民的幸福感。
实打实承诺督办落实
“民心要事”群众评议会上,群众代表根据责任单位“民心要事”完成情况和“一把手”的现场表现,通过评分器逐一量化打分,得分情况实时在大屏幕显示,群众满意不满意当场见分晓。
代表的打分结果将与政府工作部门政绩考核结合,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一个个“不满意”的背后,饱含着群众对落实民心工程、优化党风政风行风的殷切希望,同时也倒逼各职能部门认识到好事没办好的原因,认识到问题背后干部在思想上的误区、作风上的痼疾和工作上的差距。
通过基层走访、现场述职、质询提问、评议打分等形式,东丽区对“民心要事”完成情况进行检验,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聚焦。群众评议后,认真汇总梳理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工作台账,全过程跟踪问效,限期答复解决。
回应群众关切,促进的是发展,凝聚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