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特色的跤场语言、天津时调作背景音乐、天津区域文化贯穿始终,这部津味浓郁的纪录片,上周五晚上10点在央视纪录片频道与观众见面。
四集人文纪录片《津门玩跤人》,时长100分钟,由和平区新闻中心摄制完成。从2011年开始,主创团队遍访津城十几家跤场,对近百名老跤手进行人物专访。2015年5月《津门玩跤人》摄制组正式成立,并开机拍摄。今年年初,团队制成成片。
传承老技艺,发展新跤场。该片采用以麦购跤场、宝明跤社、复兴公园跤场、照云跤馆这四条主线交叉并进的复合式叙事手法,展现了津门跤坛泰斗级人物高富桐、农民跤手左长宝、壮年跤场教练张少华、年轻的跤馆负责人孟庆东,老、中、青三代跤手的故事。传承和发展的同时,反映了跤手们的生存状态和中国式摔跤的发展现状。片中还穿插展现了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训练和搏击场景,融合介绍了中国式摔跤的规则和技术,同时也展示了天津的民生百态和对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坚持传承与不懈弘扬。
“眼似闪电、腰如盘蛇、脚似钻”“动作就像打闪纫针”,生动的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津城跤迷对中国式摔跤的热爱。目前,本市仍有许多活跃的跤场、跤社。如珠江公园的奥川跤场、长虹公园跤场、和平麦购跤场、顺达跤社、小西关跤场、津东跤场等等。其中,和平区麦购跤场在活动组织、规模上最为有名。每逢周六下午,麦购广场四楼跤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市的跤手在这里切磋技艺,进行摔跤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