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美丽、温柔、善良、勤劳、智慧……这些都是女性形象的代名词,创业、照顾家庭、为百姓服务……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们甘于奉献,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遭遇挫折和磨难时,她们挺直腰板,奋斗、拼搏,表现得更加坚强、慈爱,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柔情,演绎出铿锵玫瑰的别样风采。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目光聚焦身边的女性,关注同样的她们,不一样的美丽。
奋斗者最美丽
如今,创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已被人们所熟知。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创业者中,不乏优秀女性的身影,她们努力奋斗,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她们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0世纪90年代末,因国企改制,27岁的张蕊从天津市第五棉纺厂幼儿园下岗。“二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以为自己会安安稳稳地在棉纺厂幼儿园做一名幼儿教师。”下岗之初,张蕊备受打击,但是她没有闲下来,开始帮邻居照看孩子。2008年,原电力二幼寻找经营者,张蕊大胆地承接了下来。资金紧缺、人员配置不足、教舍陈旧需要维护……每天一睁眼,各种经营问题都需要她去面对,寻找资金、招收幼儿教师、维修教学设备、参加幼教讲座、培训班……张蕊马不停蹄,亲力亲为,终于熬过了创业最艰难的几年。如今,张蕊创办的幼儿园成为了河东区民办一类幼儿园,她在创业过程中激发了潜能,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张蕊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现在,面对困难我比以前更有勇气了,我会继续努力奋斗。”
坚强就有希望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当发生变故,心灵遭受重挫时,她们用平常心面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成为身边人最好的榜样。
今年31岁的崔艳昆是向阳楼街道昕旺南苑社区的残协委员,2012年,女儿5个多月时,她患上了乳腺癌。手术两年后,崔艳昆病情复发,病痛的折磨,也曾让她感到绝望,但一想到女儿尚小,在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下,她坚持了下来,她说,每天在陪伴孩子和繁忙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快乐和希望。在经历了6次化疗、25次放疗后,崔艳昆积极、乐观地坚守着工作岗位。组织残疾人查体、开展助残活动、入户走访、耐心解答政策,她全情投入工作,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服务。家住昕旺南苑社区14号楼的残疾人张大姐,孩子上大学,爱人在外地工作,生活中遇到难事,经常来找崔艳昆,张大姐说:“什么不痛快的事跟小崔一聊,心里就豁然开朗了。”在为残疾人的服务过程中,崔艳昆也变得越来越坚强,她说:“有时候也觉得劳累,但是能让居民满意,就有种成就感,特别开心,我还要继续努力,把家庭和工作都经营好。”
慈爱是种力量
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女性常常扮演着母性的温暖角色,她们的慈爱之心能使人获得力量,帮助人驱逐痛苦,唤起人们克服、战胜困难的本能。
家住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的王智萍,在她刚过34岁那年,10岁的儿子蔡成因病导致视力障碍,在灰心、自责,经过痛苦的心理挣扎后,作为母亲的王智萍决定用自己的慈爱陪伴、帮助蔡成长大。于是在陪着蔡成积极治病的同时,她和爱人发掘儿子的潜能,陪着他拜师学习曲艺。她用复读机将老师讲课内容录制下来,回家后一遍遍放给蔡成听。蔡成练习打快板,手打肿了,她一边轻轻揉着儿子的手,一边鼓励他坚持下去。为了加快学习进度,她每天早晨6点带着儿子来到公园,找到一块游人、障碍物较少的地方,陪着他跑步、背段子。在一次亲戚的婚礼上,王智萍鼓起勇气,让蔡成表演了快板《酒迷》,成为他表演生涯中的首秀,从此蔡成更加自信了。王智萍认为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她让蔡成独自坐公交车出门,自己却一直跟在身后保护他。蔡成创业开办家政公司,王智萍就学习上网、服务方式,助儿子一臂之力。从治病、学习盲文和曲艺,到成年后创业、成家,王智萍用慈爱为蔡成的人生注入力量,陪伴他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平凡彰显智慧
现代社会,职业女性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她们虽然平凡,却努力运用智慧,把简单的事情做精,把琐碎的事情做细,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更精彩。
在河东一幼的大家庭里,每天,138名女教师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钻研儿童成长规律,将爱心、童心、诚心和恒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为每一位孩子奠定良好的成长基础。在园长高歌今的带领下,河东一幼注重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教育,让幼儿走进社区,感受社会生活大课堂的知识,将文明礼仪教育、优秀诗词歌赋的欣赏与诵读、认识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本教育,实践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以各分园为研究基地,分别进行《新二十四孝》、《十二生肖》、《水墨画》、《民间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园本课程研究,并将教研成果整理成册。高歌今告诉记者:“让孩子拥有人生最佳开端是每一位父母的愿望,作为幼教老师,我们将用智慧绘制幼儿园的美好蓝图,帮助每一个孩子编织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