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怎么也想不到,小伙子说的那么好,我花了1000元买的药竟然还是假货!”王阿姨抱怨着。这是河西检察院联合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所以及文玥北里社区居民共同编演的法制情景剧中的一幕。为帮助辖区居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该院通过法制短剧和现场评说的方式教老年人遇到各类消费陷阱和诈骗时如何“见招拆招”。

该院结合查办的消费侵权诈骗案例、搜集的新型欺骗手段等资料信息及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规,经过前期的案例选取、剧本撰写、精心排练,防骗普法情景剧诞生了。这样的形式普法让社区居民能够看的懂,记得住。
据了解,本次“3·15防骗普法情景剧”走进社区活动是该院“讲法制讲文明小剧场”普法宣传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普法情景剧将维权法律知识讲解与情景剧演出相结合,一幕幕以真实案例为原型的情景剧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与此同时,一旁设立的法律咨询点同步讲解与剧中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时为社区居民梳理维权法律问题。
据悉,此次活动该院向群众讲解及接受群众咨询110余人次,在帮助老年人防骗维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活动现场,68岁的居民胡大爷听得特别认真,他告诉记者,这堂法制课不仅形式生动,容易理解,对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很有帮助。“我们老年人心地善良,听不了人家三劝两劝就上了圈套,检察院进社区,经常地给我们说一说,敲敲警钟。我们也可以跟孩子讲一讲,提醒他们,这样社区治安要好得多。” (通讯员元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