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春耕生产,北辰区以枣树种植为主的徐堡村种上了大田百合,以陆地果树种植为主的前堡村种上了温室西瓜,以无花果树种植为主的后丁庄村继续引进高产新树苗……。全区农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高涨,新品种引进亮点频现。
在北辰区徐堡村的大枣采摘园,连栋温室门口多出了一片五亩的大田用地,田间已经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显示出勃勃生机,这是村合作社从山东省引进的食用百合,市场畅销,种植前景广阔。枣树种植村为什么要种大田百合呢?徐堡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西申说:“百合药用价值也高,营养价值也高,现在超市里现在三十块钱左右一斤,而且特别具备观赏性,花期好看,也配合将来搞旅游采摘,到七月底八月初一个是观花,而且大棚里采摘果,都是围绕枣业打基础,市民过来采摘不见得光是枣。”
原来,百合的花期和温室枣树的采摘期基本一致,徐堡村引进的百合能开出金黄色和橘红色的大花,芳香浓郁的“花海”加上香甜可口的徐堡大枣,一定会吸引更多游客进村采摘观光,鼓足枣农的腰包。
无独有偶,在前堡村的温室里,早春定植的新品种“京秀”小西瓜已经进入到坐果期,即将迎接游客采摘。这个村以桃、苹果、梨等陆地果树种植为主,受季节限制较大,每年只有夏秋季节水果成熟了,游客进村了,村民们才会有收入。村合作社意识到,调整种植结构是快速增收的关键,于是在二零一五年,合作社牵头建起了十座温室大棚,并在今年开春引进了适合当地定植的温室西瓜。这种“京秀”西瓜生长周期短,每年四月份和十一月份可以收获两季,大大延长了前堡村的采摘观光期。村合作社负责人安志刚说:“结合咱前堡村旅游业,为了提早增加收入,从北京农科院引进了‘京秀’西瓜,一年能收两季,这两季的价格都是好价格,陆地没有,冷棚也没有,采摘前提下,一个棚十万块钱的收入是没问题。”
与此同时,在后丁庄村无花果种植基地,村集体从中国农科院新引进的无花果树苗长势旺盛,即将进入坐果期。发展无花果种植业,让后丁庄从一个鲜有人问津的偏僻小村,一跃成为本市知名的特色旅游村,村里现有的果树产量已经供不应求,于是,今年一开春,村集体就引进了高产新品种,村民们干劲十足,紧锣密鼓扩大种植面积。种植技术员赵爱民说:“引进新品种目的就是增加产量,咱从农科院引进的两万棵苗子主要是产量高、果大、口感好。今年旅游观光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别让大家高兴来了空手走,供上咱市民们需求,总体来讲今年无花果产量比去年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
今年春耕生产,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种植新模式的事例在北辰区各村田间地头层出不穷,农民群众掀起了一股种植结构调整的新热潮,在多元化的增收路上你追我赶,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