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4月15日下午,以“60年一路同行”为主题的天津市群文精品创作节目展演在天津大礼堂隆重举行,纪念市群艺馆成立60周年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由此正式拉开序幕。演出现场,剧场内灯光璀璨、乐曲阵阵,座无虚席,萦绕着欢快、热烈、喜庆的气氛。整场演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涵盖了声乐、器乐、戏曲、舞蹈、朗诵、小品和杂技等众多形式。参加演出的来自市群艺馆馆办团队群星管弦乐团、群星舞蹈团以及京、津、冀三地间的民间文化社团、社区群众文艺团体等多支优秀群众文化艺术团队。

1956年,正值新中国基础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关键时期,按照文化部的指示精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于4月正式成立,馆址设立在和平区曲阜道的苏侨俱乐部,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当年,一大批来自社会各界、怀揣文艺梦想的青年人汇聚在群艺馆,接受艺术的启蒙和熏陶,许多耳熟能详的艺术家正是从这里迈出了进入艺术殿堂的第一步。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先后创立了“东丽杯”、“天穆杯”、“和平杯”等引领全国的群文精品,组织承办第43届世乒赛开幕式,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大型庆祝活动。组织建城600周年庆典、汉沽葡萄艺术节、津湾广场开街仪式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中塘杯”、四直辖市钢琴大赛、“千村百站”等多项群文品牌。适时创建天津市民营剧团产业孵化基地、天津市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树立文化创新理念,民营剧团蓬勃发展,公共文化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本馆业务干部勤勉不懈,坚持创作,屡次斩获“群星奖”等全国大奖。2008年,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增添了新的职能,成立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馆内相继开展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普查、申报,组织非遗展会与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为保护与承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动作频出,与北京、河北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深化与上海、重庆、青海、内蒙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沟通联络,构建区域性文化交流。

作为群众文化领军者,群艺馆多年来为本市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文化服务,也让市民体会到了文化的滋养。群艺馆60岁生日也是市民“自己的节日”。演出现场,普通市民成为舞台上的绝对主角,他们或舞蹈、或歌唱,抒发情感,表达喜悦之情,认认真真地过“自己的节日”。

群艺馆馆长李戈向前沿新闻记者说:“群艺馆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迎来今天这个日子,我们都觉得非常荣幸。群艺馆新馆设施完备,各种排练厅等文化资源更加丰富,不仅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文化活动需求,更为年轻人提供了文化休闲的服务便利。今后,群艺馆还将重点打造数字群艺馆,推出众多有意思的网上活动,供市民参与,充实大家的文化生活。”(前沿新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