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天津2016年将积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棚户区改造,为5万户困难家庭改善居住环境。这不仅成为5万户居民盼望已久的喜事,也将提升城市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拉动合理有效投资和消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前沿新闻记者获悉,今年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纳入各区县重点工作,目前正在加紧进行,预计9月底前完成5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棚户区居民生活条件差 拆迁改造暖民心
低矮破旧的房屋、狭窄的胡同、杂乱无章的布局、随处可见的垃圾……有的人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了一辈子。得知要拆迁的消息,家住河北区王串场24段7排的于大爷非常高兴:“我从一出生就在这住,冬天烧蜂窝煤,有中煤气的风险,夏天雨水倒灌,屋里屋外全被水淹了……我们也通过多种途径向政府反映,现在终于要解决了,真是盼了一辈子。”
增产道24段棚户区是典型的三级跳坑危陋平房,街道比院子高、院子比屋子高,于大爷一家人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了一辈子。该棚户区共有居民596户,其中很多都是低保、残疾等特困户。今年河北区将对增这里和35中两片棚户区进行改造,改造涉及家庭5200户。
这几天,75岁的于大爷过来拿最后的行李,然后彻底搬离棚户区。“政府的补偿政策已经出来了,我们可以选择要还迁房或者拿到补偿款自己买房。因为年纪大了,想找个低一点的楼层安度晚年。”
把好事办好 让拆迁改造真正惠民
“棚户区改造是件好事,我们要把它办好,让老百姓满意才行。”在河东区六纬路18号地,河东区房管局副局长杨忠正指挥着工人拆除已经登记过的房屋,他告诉前沿新闻记者,今年河东区有四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六纬路18号地已经于2015年12月24日率先启动,2016年1月下旬完成了奖励期,目前整体推进比较顺利。
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拆迁登记、“封门”办理手续、拆房作业同时进行。200余户契证户已经办理手续的达到了75%,未登记户已经完成近60%。
“征收工作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和详细的入户调查工作,做好户情分析,尽量把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考虑周全。”杨忠说,工作人员对拆迁户家庭情况和房屋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货币分房、安置换房、家庭合理诉求,片内的产权纠纷等遗留问题都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考虑,能够在政策内考虑解决的全部纳入政策。政策的制定充分结合了片内的情况,对于有低保证、残疾证的家庭,政府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逐户研究工作方案,因此老百姓对拆迁整体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由于这次房屋征收是全市统一行动,因此拆迁政策绝无“放口”。“该给老百姓的政策一定要给,没在政策内的我们也会考虑实际情况,再进行上报,并且进行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杨忠表示,到目前为止,给老百姓的补偿严格按照政府要求来完成。
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何兴里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近期将启动征收方案的公示和征求意见工作,再结合被征收居民的意见进行适当调整或修改。东宿舍和东孙台两片地规模较大,并且地块相连,有可能联合进行整体征收,目前入户调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拆迁百姓最关注的莫过于安置政策了。杨忠向前沿记者介绍,目前采取的是货币安置和产权调换两种安置方法。货币安置的概念比较宽泛,除了折算成货币支付给拆迁户外,还有政府组织购置商品房供拆迁户选择,以及政府和开发商协商团购房屋。产权调换则是安置经济适用房以及市国土局给提供的公租房。从目前看,选择产权调换的拆迁户达到了70%。
新居配套完善 棚户区居民真正“安居乐业”
在北辰区北仓镇果园东路两侧,另一个棚户区安置房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这个项目是在原工农新村原址还迁改造,将为1986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预计2018年底主体结构完工。
“北仓工农新村安置房项目共26栋住宅楼,2座地下车库,1处幼儿园,共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两种户型。原来北仓工农新村的居民住在平房里,生活条件很艰苦,属于典型的棚户区。改造后这些居民的住房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善。”工农新村项目经理王铮说,安置房及配套工程的完善,不仅让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还让中低收入群体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该项目紧邻集贤里公园,并建有配套幼儿园、菜市场、养老院、社区医院、健身房等,让居民体验便利的同时,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
据了解,天津24个棚改项目获得国家400亿元的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为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天津市提前着手,超前谋划,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一季度,本市棚户区改造1.64万套(户),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33%,其中,货币化安置0.38万户,占已完成量的23%,实现了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
对列入今年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尚未开工项目,各区县政府已逐项目落实牵头部门,倒排工期,按月制定工作计划,抓紧推进地上物征拆以及规划、立项、用地、建设手续办理等相关前期工作,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年5万套(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指标,使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前沿新闻记者董立景 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