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走进宜兴埠镇根艺艺人王长杰的家里,一件件雕刻精美、形态各异的根雕和根艺作品占满了四面的墙壁,甚至连天花板上都挂满了,给这位七旬老人的家里增添了许多古朴与典雅。
王长杰对树根的兴趣由来已久。他说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参加工作后也一直没有离开农业战线。多年来与农业的不解之缘让他一直对大自然的本真之美情有独钟。枯木残根就这样走进了他的视野。
在他的眼中,每一个树根都有自己独特的神韵和形态。“根艺的创作不是凭空想象的,你必须要根据树根本来的自然面貌,去进行合理想象。创作的空间就在似像非像之中。如果这个东西像条龙,你不可能硬把它雕刻成别的东西,那样就不像了。顺应自然,而不是主观臆造。”王长杰老人说。
这些年,王长杰创作的大大小小的根雕、根艺作品已经超过300件,有十二生肖系列,有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凤等形象,更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艺术作品。在北京奥运、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一周年等时期,他都会创作出相应的根艺作品以表达自己对时代的关注和感悟。
老人痴迷根艺创作,对树根非常爱护。一件满意的作品都需要经过去皮、浸泡、除虫等多道复杂细致的工序。很多作品从动工到完成往往经历一两个月时间的精雕细琢。如果算上前期的构思、寻根的过程,那么整个作品创作花一两年时间也很常见。
平时,王长杰老人经常去天津的各类公园、树林、草地散步,既为舒展筋骨,更是为根艺创作“寻根”。有时,合适的根木遍寻不着,创作计划就只好搁置,等到几年之后偶遇合适的树根,才能真正开始创作。而另一些时候,他也会先把一些造型奇特的树根收集回家,反复观察,寻找创作灵感。
在崇尚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七旬老人王长杰变废为宝,凭根艺使枯木逢春,其低碳环保生活理念走在了时代前沿。根雕、根艺创作以“取之自然”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艺术理念和态度,成为一种绿色健康而又高雅传统的艺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他的老伴儿也常年坚持利用废旧布条制作布艺拖鞋。街坊邻里都非常喜欢大娘做的布艺拖鞋。王长杰老人一家凭借健康生活方式,先后获得了“全国低碳生活创新明星家庭”、“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天津市文明家庭标兵户”等多项国家级以及市、区级荣誉,成为宜兴埠镇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