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热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 作者:雷风雨 马明 李杨 岳珊 史莺 王绍芳 编辑:孙畅 2022-10-18 09:18:58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天津北方网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出席党的二十大的天津代表和本市相关部门单位纷纷表示,天津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担当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结出硕果,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展现天津作为。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虎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本市立足天津特色战略资源和比较优势,抓牢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统筹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奋力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画卷,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结出硕果。”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虎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下一步,我们全面推进京津冀三省市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在深层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持续加压加力,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重要改革举措、重点推进事项,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孙虎军说,一是高站位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续深化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有选择、有错位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争取符合天津定位、适合向天津转移的非首都功能布局到天津。全面提升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平台的承载能力,集中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标志性承接集聚区。依托港口、职业教育、规划设计等优势资源,服务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主动融入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高效能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布局,依托海河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协同打造三地科技创新链,加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建设,加强跨区域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协同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加快推动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研发转化优势互补、紧密衔接,引导一批首都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津落地。

  三是高质量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着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优化天津港运输结构,实施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北航道相关水域浚深等一批重点工程;深化津冀港口合作,推进组建环渤海港口联盟;加快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持续完善航空客货运航线网络,打造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持续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造“五条高铁”联通北京的交通格局,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高效便捷流动。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说,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倍感激动和振奋,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

  褚斌介绍说,近年来,我们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仅用21个月便建成投产,2021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助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推动津冀港口合作,做强环渤海“天天班”“两点一航”服务,京津冀营销网点达到40家,设立雄安新区服务中心。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海向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38条;陆向畅通能力持续完善,打造海铁联运物流解决方案,跨境陆桥运量继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

  褚斌表示,我们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聚力党的二十大目标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充分发挥港口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枢纽作用,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天津港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副主任刘道刚——三地同图同步 构建“大交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强国,这令我们所有交通人倍感振奋,同时更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刘道刚说,经济社会要发展,交通是先行官,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交通运输开路先锋的责任,是历史赋予交通人的时代必答题。

  刘道刚说,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这盘大棋中,交通一体化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天津将持续深耕细作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构建三地之间互通有无、紧密协作的“大交通”体系,让三地交通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

  据刘道刚介绍,未来,天津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一体化的重大项目。比如,加速推进京唐、京滨两条骨干高铁线路尽快通车;推动连接天津西站到大兴国际机场的津兴铁路,确保明年实现通车。同时加快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的铁路骨干网的建设,让京津冀和山东胶东半岛之间连为一体。

  “此外,我们还将加快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设,以志在万里、世界一流的胸怀气魄努力将天津港建设成为智慧绿色枢纽港口,让它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同时,高速公路网也要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加密加细,提高建设养管质量,让三地之间的物流、人流、项目流、资金流能够在交通运输的加持下充分运用,让京津冀地区的人民充分感受到交通一体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精彩变化,把美好的蓝图照进现实。”刘道刚表示。

  滨海新区积极发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双向发力 全面融入协同发展大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记者从滨海新区获悉,新区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战场,将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从承接非首都功能和服务京津冀双向发力,同步推进自身载体建设和京津冀合作,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和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为重点,不断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

  近年来,滨海新区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推进三地间产业、交通、环境、医疗、教育等各领域协同合作,“闯”出了一片融合发展的新天地。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积极发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打造京津冀配套完善“产业区”,完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平台功能;打造京津冀高效便捷“出海口”,建设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着力推动京滨城际配套工程、北燃LNG等加快建设;打造京津冀能源物资“供应地”,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加快推进中国农批天津冻品交易市场建设,打造中国北方国际冷链物流基地;打造京津冀宜居宜游“后花园”,突出亲海品海特色,优化出行出游交通网络,构建“海上+陆上”“线上+线下”“四季+全天候”旅游场景和服务体系。

  红桥区委书记李清——发挥交通优势 持续深化合作

  二十大代表、红桥区委书记李清对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印象深刻,他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红桥区紧紧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持续深化与京、冀两地有关地区交流合作。

  “特别是我们加快推进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着力打造‘轨道上京津冀’核心节点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国网新源、中煤设计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引进中国建材、中海油、中船重工等央企投资建设的创新中心。2018年以来,引进北京市企业150家,河北省企业596家;今年以来,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投资额6.5亿元。”李清表示,红桥区将继续充分发挥土地空间优势、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快推进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推动西站周边地块开发,着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构建产城互促共进的新格局。

  武清区发改委副主任董伟——打造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感受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创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武清力量。”武清区发改委副主任董伟对记者说。

  董伟表示,五年来,武清累计承接北京项目超过2500个,铁科院、北交控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初步形成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双高引领、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格局;与京津80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吸引海河英才近6万人,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200个;京津城际武清站实现公交化班次,单日客运量突破2万人次;“通武廊”区域合作纵深推进,累计签署91项合作协议,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联盟校建设等合作项目务实开展;大黄堡湿地保护修复、区域生态联防联控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京津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强化。全区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保持全市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令我们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干在先、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努力在大战略大棋局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董伟说,“我们将聚焦产业协同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上打好组合拳,聚焦体制机制协同在深化‘通武廊’区域合作上下好先手棋,聚焦交通协同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展现新作为,聚焦安全协同在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上强化大担当。坚定不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果,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实力武清、绿色低碳的生态武清、开放包容的文明武清、舒适便捷的宜居武清、风清气正的清朗武清,以武清之为服务天津之进,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武清力量。”(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