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菜”靠啥种成“金疙瘩”——把“津”字招牌变成“金”字招牌②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金之平 编辑:刘颖 2024-05-08 13:48:56

内容提要:一把韭菜从田间到餐桌要分几步?在天津劝宝放心韭菜基地,工人们将一棵棵翠绿新鲜的韭菜收割后配送到加工车间,进行统一处理、包装,依托冷链物流,半天内即可运抵各大商超。

  天津北方网讯:一把韭菜从田间到餐桌要分几步?在天津劝宝放心韭菜基地,工人们将一棵棵翠绿新鲜的韭菜收割后配送到加工车间,进行统一处理、包装,依托冷链物流,半天内即可运抵各大商超。清晨还“睡在”地里的韭菜,中午已被端上餐桌,凭借质优、绿色无公害等优势,虽然每斤卖到十几元,依然供不应求。

  在传统种植观念中,韭菜无需频繁浇水,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耕种施肥,而且可以月月割,岁岁长,不必重复种植,因此自古就有“懒菜”的别称。然而,如果将“懒菜”懒种,种出的永远是大路货,缺乏竞争力,也难以品牌化。无论是在种植时采用生物控虫技术,还是收割后统一加工、冷链运输,在产销各环节处处用心,打好了绿色牌,才是劝宝韭菜“生金”的关键。

  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强农产品品牌,必须时刻牢记一个“勤”字。“勤”,并非两眼一抹黑埋头硬干,而是精准对标市场新需求、新趋势,积极开发新技术,探索新业态。这是一个勤于创新,用科技赋能农业的过程。在种植中采用智能、绿色技术,不仅能提升农产品品质,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本提质。宝坻区一家合作社负责人曾算过一笔“技术账”:“过去我们合作社浇地都是用垄沟,浇300亩地需要10天,用上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一天一夜就能完成,还能实现节肥30%、节水40%、增产20%。”

  做好“土特产”文章,也是一个勤于思考,想方设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的过程。把地里结出的果实,变成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业态更丰富的农文旅项目,在产业链的延伸中价值链也会随之提高。比如,有的村庄依托葡萄种植产业,举办以“葡萄熟了”为主题的采摘节,并开通线上直播,来采摘的游客成了村里的旅游“宣传员”,回头客多,带来的“头回客”更多,实实在在富了村民的腰包。不满足于单一产业模式,按照“农业+”的思路,追求“多点开花”,由此带来的不只是产品订单一路看涨,更创造出丰富的消费场景,为品牌增加了“厚度”和吸引力。

  时刻不忘一个“勤”字,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多用心,就不愁种不出“金疙瘩”。这是产品得以升级为精品的关键所在,也是“津”字招牌越擦越亮的诀窍。(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