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的原中共北方局旧址,目前的修缮工作已进入尾声,上下两层的红色小楼现出革命时期的最初样貌。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待中共北方局旧址彻底修缮完成,将建成纪念馆,成为本市又一红色景点。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小楼为上下两层的尖顶建筑,木质楼梯和扶手,暗红色漆质地面。据施工人员介绍,中共北方局旧址的整修工作自6月下旬开始,预计在8月初修缮工作将全部完成。目前,小楼内部装修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施工人员在住户全部搬迁后,恢复了楼内的原有结构,拆除了居民自行垒起的隔断,按照原有式样重做了门窗,并为窗户加装了美观而有保护作用的铁艺围栏,保持了旧式的地板地面,并涂上了暗红色的地板漆,使这座极具革命意义的小楼焕然一新。据了解,在修缮小楼的同时,施工人员还仿制了当年刘少奇卧室内的椅子,并从老住户处获得一张刘少奇使用过的旧书桌。
据历史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刘少奇在津期间,用陶尚行、吕文等笔名在北方局刊物《火线》与河北省刊物《长城》杂志上发表文章,总结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北方革命斗争,目前,包括3本《火线》手册和一本《长城》杂志在内的北方局旧资料目前就在该馆内珍藏着。
背景资料
中共北方局,由刘少奇于1936年4月初主持并重新组建,目的是为了贯彻党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彻底转变白区工作路线,刘少奇来津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当时华北的形势十分紧张,在津的日本驻军由8000人骤增至两万人,侵占了北宁铁路沿线,大肆屠杀修筑秘密工程的华工,刘少奇从理论上、政策上、工作方式上对北方党给予具体指导,使天津的抗日救亡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