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休息厅,温家宝搀着侯祥麟,和报告团全体成员合影留念后,又搀着侯老走向会场,一路上还回忆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光。
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鲜花环绕,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各界的听众使会场座无虚席。当温家宝与侯老及报告团全体成员走进会场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报告团成员用生动的事例、感人的细节、真挚的感情,再现了侯老这位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炼油技术的奠基人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风采--
“侯先生今年93岁,我85岁。我和侯先生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在将近一个世纪里,我们都走了一条救国、报国、强国的道路!”侯老的老朋友、“两院”院士师昌绪的开场白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传递出人们对两位老人真挚友谊、爱国热情的敬意。
师昌绪回忆了自己从1960见到侯祥麟第一面开始至今两人并肩作战的情形。“他心里装着的,只有国家的明天和民族的未来!”师昌绪感慨地说。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讲述了温总理登门请侯老挂帅,侯老近两年主持开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时动人故事。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大东讲述了侯老在航空煤油研制、为两弹一星研究尖端润滑油脂、炼油科技“五朵金花”开发、“四朵金花”的自主创新等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们的报告数次被掌声所打动。
曾在侯老身边作过11年秘书工作的张继光,深情回忆起侯老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品格:“跟他出国9次,他一次不让租用专车,因为侯老舍不得多花国家的外汇啊!”“在侯老的工作日程里,是没有节假日和‘8小时’概念的。”“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
当他讲到侯老就主持的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向国务院作结题汇报的当天,侯老相濡以沫的老伴离他远去的那段经历时,感人肺腑的事迹深深打动着现场每一个人,许多人眼中挂着泪花。
“我这个人是很平凡的,做的事情也是很平凡的,我一生没有什么传奇色彩,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如果说有点成就,也是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我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当侯老走上讲台,吐露自己的心声时,温家宝等和全体听众一起起立,用掌声来表达对这位有着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的老科学家的敬意。
听了报告团的讲述,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邓安雄早已感动得泪眼模糊,侯老的事迹更坚定了这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投身我国石油工业的信念,“侯老身体力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报国情怀,鼓舞着中国的每一个石油学子。”
“侯老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被称为‘民族脊梁’的人民科学家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国’字最重,‘国’字最大。”中石化油田管理部的刘汝山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中曾受过侯老的指导,“请祖国和人民放心,请侯老和老一辈科学家放心,我们一定将侯老的精神落到实处,为中国的石油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的一席话代表着人们的心声:“我们要像侯老那样,始终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赤子之情,像他那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