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都市里,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月嫂、保姆市场使得家政服务行业有了“朝阳产业”之称。然而,事实表明现实生活中家政服务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却制约了它的发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感叹:现在想要找个好家政员真是越来越不容易,找个好保姆甚至比找个好对象还要难。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家政“朝阳”的升起,家政服务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家政服务企业
现状:中介性质居多
方向:向员工制发展
针对目前天津家政市场的现状,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理事崔弘认为,家政市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根源之一在于家政服务企业本身的性质。现在本市中介性质的家政服务企业几乎占了相当比例,很多家政企业起到的只是“桥梁”作用,对家政服务人员采取的也多为“会员”式管理,一定程度上这些家政服务人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尤其到了传统节日或农忙时节,经常会出现“保姆荒”。现在,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员也比较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下岗失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如果雇主与家政服务人员双方经过接触都感到满意还行,一旦对对方不满意,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再换一个”。如果家政服务企业与从业人员没有相对固定、稳定的关系,那么便不利于进行跟踪服务。因此,雇主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根本保障,而对于家政服务人员来说,其利益也很难得到完全保障。据了解,目前在本市众多大大小小的家政服务企业中,中介性质的几乎占到了80%以上。如果家政服务企业朝着员工制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既保证了雇主的利益,又保证了从业人员的自身利益。
家政培训机制
现状:内容老化脱离实际
方向:加强实践及时调整
阻碍家政服务市场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虽然目前的家政从业人员都实行了培训,并且“持证上岗”。但由于教材、形式、考试等的相对“老化”,虽然一些从业人员取得了“上岗证”,但真正能胜任现代化都市家庭服务工作的并没有几个。业内人士举例说,比如教材里面只有如何清洗衣物而没有怎样熨烫;教材中的面食制作对于现在家庭生活来说已经不再实用。“像这样培训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培训实际上就是走走过场而已。这样培训出的家政服务人员虽然有了证书,但实践经验少得可怜,有的到雇主家后甚至看不出居室的房型、家具的材质,连基本的清洁、保养也做不好。”
据透露,本市目前正在筹建家庭服务培训基地,将克服传统培训上的不足,更加突出培训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而且应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此外,家政服务企业的入行门槛应适当提高。业内人士透露,在市场化运作中,目前本市有很多家政企业没有统一的部门进行规范、管理,将制约行业的良性发展。可以说,让家政服务业真正朝着产业化发展,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