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论坛讨论
|
| 重建后的音乐厅将更加大气 |
位于小白楼的音乐厅的前身平安电影院曾是天津创建最早的电影院,时至今日已有83年的历史。然而随着8月25日拆除工作的开始,这里将被一座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的新音乐厅取代。截至昨天,拆除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煤水电的管线切改,同时新音乐厅的规划设计正在着手进行。
目前,音乐厅的原址上已是一片平地,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出行,施工人员在工地四周建起了围挡。据了解,为配合地铁一号线工程,小白楼黄金三角地将新建一座三层的地下商场,在这座三层地下商场的上面,音乐厅的原址上就是新音乐厅的所在。虽然新音乐厅的方案尚在设计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新音乐厅将成为小白楼地区全新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原有的音乐厅舞台在进行大型交响乐演出时略显拥挤,新建的音乐厅将按照大型交响音乐会需要的标准建设,充分考虑扩大舞台面积,同时观众席面积也将扩大,坐席的设置将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使得场内观众,无论坐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此外,厅内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与空间设计,无需扩音设备观众就能听到清晰、美妙的音乐与歌声。
新建的三层地下商场将建在滨江万丽酒店、南京路和小建设路的围合地区,地下商场两层为购物,一层设计为地下停车场,可容纳310辆汽车,可以满足到小白楼购物以及到音乐厅看电影、听音乐时泊车的需要。
据地下商场施工人员介绍,由于位于交通要道,减少施工对出行和周围居民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此次施工将首次采用自上而下的盖挖施工法。即从最高一层开始施工,这一层施工完,进行回土,缩小施工面积,恢复部分道路通行,然后使用小型挖掘机,再挖掘下一层。据了解,这种施工方法对道路和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占地面积小,而且还可以进行冬季施工。
新闻资料
83年音乐厅历史辉煌
据史料记载,天津音乐厅自1922年落成至1956年公私合营前,一直叫平安电影院。 1956年平安电影院收归国有后,定名为天津音乐厅,“文革”期间曾一度改名为“革命电影院”,“文革”后期又恢复称为天津音乐厅。
原平安电影院,始建于1922年,总建筑面积达3434平方米,由景明工程司的英籍工程师赫明和帕尔克因联合设计,其外形为西洋古典建筑式样,为混合结构,仿古罗马剧场式二层楼房。入口处是由塔斯干式半圆柱式外廊组成的门厅,立面处理复杂,外观显得豪华、壮丽,正立面为非对称造型,其右侧的便门内设有宽大的大厅,影院内地板上铺有地毯,舞台两侧设有两个花亭,楼上楼下均设有包厢,有1000多个坐席,其设施和配套服务在当时是全国一流的。另外,由于平安电影院地处位置优越(英国租界:马场道、达文波道与克森士道等多口交会处),加之影院始建之初放映了当属世界一流的好莱坞大片,且上座率极高,因此名声大噪。
据说,当时其票价昂贵,来该电影院的人多为当年社会上层人物,其中不乏外国商人、国内外政要、军阀以及富绅或官僚买办等,在当时这里不折不扣地成为天津“上流社会”的文化娱乐场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天津音乐厅舞台小,容不下百人的大型交响乐队。 1985年,为使天津有一个能上演大型交响音乐会的场馆,曾有意在原地重建天津音乐厅。由于重建资金投入大,决定变重建为改建,根据音乐厅的要求拓宽台口,取消乐池,加长舞台纵深,取消原台口两侧的亭子,增设观众席两侧的包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