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0月11日下午3时07分。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份《建议》通篇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部署,成为关键时期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的纲领性文件。
“十一五”: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中国的长远发展谋划蓝图
新世纪的头五年,亮丽而喜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3倍,进出口总额增长1.9倍多,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回首即将结束的“十五”时期,我们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展望即将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未来的五年更显关键。
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迎来的第一个五年发展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交织的关键阶段,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也可能出现经济徘徊、社会不稳定的情况。
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关键时期的中国,将怎样继续发展?——无数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