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建立手枪测试机制
中国轻武器界如果希望设计出真正具有先进水平手枪,就需要有一个创造这种武器的发展环境。
究竟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呢?我们现在不妨看看世界著名厂商所面临的竞争。
伯莱塔92系列自从获得北约主要国家军队和大型执法机关的订单之后就成了众矢之的。随后兴起的各种品牌无不以其为参照和超越的对象。在许多性能和指标上,已经被对手逐渐赶上和超过。在这个时候,伯莱塔不得不一方面推出新的品牌,另一方面小心翼翼地改善设计,同时死死守住产品质量这块最后的制高点。
在业界“德高望重”的德国厂商西格绍尔,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也是战战兢兢不敢松一口气。市场决定产品,因为用户(警察局)随时都可以更换品牌。
“与国外武器生产厂商相比,中国武器生产厂家就相对安逸,捧的还是‘铁饭碗’;我们的警察,几乎是发什么就用什么。这种环境不利于一流产品的诞生。”一位长期关注警用枪械的轻武器专家说。
他建议说,中国警界要建立一种手枪的测试机制,根据经费情况自由选择产品。并且给警员一定的选择余地。据了解,美国警察局在给警员配发武器的同时,还提供一批警员自行购置使用的手枪名单。我国警界或许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警员安全是警局管理的第一考虑,无论在那里现代警察都是承担一种处理危急、舍己救人的角色。因此在警察管理阶层必须建立‘警员安全第一’的文化。尽可能地给警员提供先进的工具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警员在执行任务中的伤亡是警察决策部门主要任务之一。”
-相关链接 中国警用手枪变迁
手枪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军用手枪、警用手枪和运动用手枪;按用途可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大威力手枪和冲锋手枪)和特种手枪(包括微声手枪和各种隐形手枪);按结构可分为自动手枪、转轮手枪和气动手枪(如运动手枪)。被称为警用三大件的是国产54、64、77式。
54式手枪
中国警察最早使用的手枪为1938年由革命根据地根据原产于比利时的伯朗宁M1900仿制的手枪。中国国产手枪于20世纪50年代在仿制中艰难起步。1951年中国兵工厂仿制了苏制7.62毫米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定名为51式7.62毫米手枪。该枪装备志愿军赴朝作战。1954年,通过对51式7.62毫米手枪进行改进,又生产定型了54式7.62毫米手枪,并列装全军。该枪性能较完善,深受广大官兵喜爱,现仍有部分在服役。国内警察使用此枪长达20多年,因为杀伤力过大,现在基本都已淘汰更换为64式手枪。
64式手枪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手枪走上了自行设计的道路。64式7.62毫米手枪于1960年开始研制,19 64年设计定型,发射64式7.62毫米手枪弹,是中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军用手枪,开创了国产化手枪的先河。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是中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特种手枪。该枪于1965年开始研制,1967年设计定型,发射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弹。
77式手枪
该枪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于1978年定型生产,主要装备指挥员和公安保卫人员。其特点是:装有单手上膛装置,射击时反应迅速。口径7.62毫米,有效射程50米,容弹量7发,枪重0.5千克。77式手枪后来的改进型有77B、77B2、NP20型等。
84式手枪
84式7.62毫米微型手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一种专门配备航空等警卫、保卫人员使用的特种手枪。在此文之后9 1式7.62毫米4管匕首枪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供侦察兵和特警使用的特种自卫武器,它既是匕首又是手枪,可发射64式7.62毫米手枪弹。
92式手枪
92式9毫米手枪是中国新一代军用手枪。该枪从1992年开始论证,1998年设计定型。它性能先进,结构新颖,可靠性高,操作方便,造型美观,广泛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1999年12月20日,该枪正式装备驻澳部队,以其新颖的设计、独特的结构、优良的性能,引起世人关注。该枪已经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公安系统进行了警用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