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3:30左右,《甜蜜蜜》的歌声在天津青年宫三楼缓缓响起,由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和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天津青年宫、市残疾人文体中心、市盲人协会、市聋人协会、市肢残人协会承办的“玫瑰之约”大型婚介活动正式开始。 109名满怀希望的残疾青年静静地坐着,大屏幕上不断地闪出征婚者的资料,征婚的残疾人大都显得很腼腆,而他们的家属们则在飞快地记录资料编号。
资料展示完毕后,相亲的“大戏”终于开始了。很多家长都跑到主持人面前,把满意的资料编号交给主持人,由主持人进行“喊号配对”。会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主持人不断大声喊号,手语主持人也在不停地比划,残疾人们则在旁边仔细地观察,生怕自己相中的另一半被别人拉走。由于残疾人的行动和交流都不方便,所以他们的家长依然是大会的主角。家长们遇到自己满意的孩子总不忘上前唠叨两句,他们之间的交流声在会场里此起彼伏。
据了解,这次大型残疾人婚介活动还吸引了两位正常人来相亲。这两位男士都不愿意透露姓名,对于自己征婚的事都表示“有苦衷”。 32岁的甲先生害羞地说:“我的个头矮,所以婚事始终没个着落,这次我也是来碰碰运气,希望能有姑娘喜欢我。” 33岁的乙先生始终不说话,他的母亲着急地说:“我的孩子就是嘴笨,心里想什么总说不出来,我希望能找个轻微肢残的姑娘当儿媳妇。”
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市残联的刘理事长欣慰地说:“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共有1200多人报名,这次我们主要挑选了109名肢残、盲残、聋哑残的青年来相亲。以后,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类似规模的婚介活动,让更多的残疾青年有机会来参加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看不见的世界,听不到的世界,走不稳的世界,他们的世界也有春天。昨天,“玫瑰之约”大型残疾青年婚介公益活动在青年宫如期举行, 109名残疾青年前来寻找另一半……
残疾人征婚难怪圈作祟
虽然这次大型婚介活动吸引了109名征婚者,但具体到会场中仍显得“僧多粥少”。记者注意到,阻碍残疾人征婚的主要因素,就是一个无形的“圈子”。比如,盲人一般只能找盲人,聋人也只能找聋人。因为交流存在困难,所以看似般配的一对,往往只能望而却步。
会场中,优秀的残疾青年并不少见,有的人不仅家庭条件好,而且学历和气质也非常优秀,但因为他是一名聋哑人,使得一些肢残人和盲残人的家长只能另寻目标。一位家长失望地告诉记者,她刚刚相中一个姑娘,本以为可以让孩子们见面交流一下,没想到那个姑娘是个聋残人,而自己的儿子是个肢残人,俩人见面后一句话也对不上,全靠双方家长在帮忙介绍,根本甭提什么共同语言了。
正是因为这个无形的“圈子”,婚介活动中出现了几个“小群体”,他们之间可以自由地交谈,而旁人却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小群体”中的人又大多是聋哑学校或盲人学校的校友,使得他们即便在如此大型的婚介活动中,仍只能围着自己的小圈子活动,这也让他们的家长们着急不已。一位满头大汗的家长对记者说,他的择媳标准非常简单,只要双方都满意,而且能有共同语言就行,而这样简单的要求也难以实现。
对此,市残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残疾人就是被无形的“圈子”所束缚,使得他们的社会交际面和生活环境都非常狭小,尤其是盲人和聋人的遭遇更加明显。残疾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全社会也有义务行动起来,为这些残疾青年找对象、解困难。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春天。
相亲会花絮
●“小巧女人”朴实心愿21岁的林培培患有侏儒症,面对记者的镜头她一点也不害羞。陪她来的大姨是个急性子,资料展示刚刚完毕,就记下了12个编号。说到自己的择偶标准,林培培笑着说:“我就想找一个老实人,模样并不重要,对我真心真意就行!”
●“大众情人”相亲很忙28岁的陈晨听力不好,但是他的学历、外表、气质却很出众,陈晨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情人”。“喊号配对”总是叫到他,陈晨也忙得不亦乐乎。他的母亲说:“陈晨的听力虽然不好,但他特别聪明,希望这次他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姑娘。”
●“心灵手巧”为母裁衣34岁的张倩如是聋残,但她却能进行简单地交谈。她的妈妈高兴地说:“我女儿从小在普通学校上学,靠看老师的口型学到初三毕业。之后,她又学习了裁剪,我今天穿的衣服就是她亲手做的。这不,婚介大会刚开始,我就相中了一个小伙子,女儿也挺满意,我琢磨他们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