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天津市天气炎热,很多医院都收治了中暑病人。这些病人主要是室外工作者、老人和孩子。据本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赵晓敏副主任医师介绍,每年立夏到大暑都是中暑发病的高峰,这期间很多企业和家庭都会配备一些防治中暑的中药。由于这类药品种较多,所适合的人群和症状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服药时应对症区别服用。特别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婴幼儿出现中暑症状时不要使用诸葛行军散、薄荷锭、痧气丸。
以下是几种夏季常备防暑中药的主要用法:
仁丹含有薄荷冰、肉桂、冰片、砂仁、炮姜等。适用于暑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至10粒,儿童适当减少,舌下含服效果最好,亦可冲服。应注意的是,感冒引起的恶心等症状不要服用仁丹。
十滴水具有健胃、驱风、清热解暑等作用。适用于暑热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等症。成人每次20至40滴,儿童酌减;另外,用1至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儿痱子。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
藿香正气水具有解暑、降温等功能。适用于因暑湿引起的浑身无力、四肢酸懒、胸闷心烦、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成人每次服4片,儿童酌减,每天服三次。
诸葛行军散含有姜粉、冰片、麝香、牛黄、珍珠等成分,具有开窍僻秽、清暑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头晕、暑痧等症。一次用温开水吞服0.3克至0.6克。
薄荷锭含薄荷脑、柠檬油、桂皮油等,具有解郁疏气、散风去热的功效,头脑胀痛时,嗅吸或搽患处均可。
痧气丸此药芳香化浊、辛凉清热。适用于中暑、腹痛吐泻、牙关紧闭、四肢冰冷、昏厥等症。内服每次4粒,温开水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