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葆璋的甲午战争
很多人知道“谢葆璋”的名字,是从冰心的文章里。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字镜如,1865年出生于福州,他父亲是城中一位颇有名望的塾师。谢葆璋17岁时,经父亲的同乡好友严复介绍,考入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3年后,谢葆璋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第一届驾驶班,留在北洋舰队任职。1887年,谢葆璋奉命前往德国,参加接收在那里订造的2900吨主力巡洋舰‘来远’。此后,谢葆璋一直在该舰任职。”汪应果的思绪非常清晰。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的运输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9月17日,护送陆军的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与寻找中国海军决战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遭遇,爆发了近代海战史上规模空前的装甲舰大会战。开战后不久,北洋舰队的‘致远’、‘经远’等舰相继沉没,‘广甲’、‘济远’2舰先后逃走,形势十分严峻。‘来远’舰与另一艘巡洋舰‘靖远’号,拼死抵抗号称‘帝国精锐’的‘吉野’等4艘快速巡洋舰的疯狂围攻。‘来远’舰中炮200余发,弹药舱被击中,引起爆炸,全舰燃起熊熊大火,舱面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谢葆璋奋不顾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指挥士兵全力扑救舰上大火,终于将大火扑灭。‘来远’经紧急抢修,一直坚持战斗。”
“冰心也曾经说过,在他父亲的记忆中,这一仗打得相当残酷。其时他的内侄也与他同在一艘舰上作战,被‘吉野’发射的炮火击中,顿时粉身碎骨,肚肠都被炸飞到了‘来远’舰的烟囱上。战斗结束后,谢葆璋含着热泪攀上烟囱,把他内侄的肚肠一点点地撕下来,手被炙热的烟囱烫得满是燎泡,又把这些碎裂的肚肠重新塞进内侄的体内,令他完尸海葬。最后在大东沟的战斗中,‘来远’号终被日舰击沉,谢葆璋跳海游到刘公岛。”对于这样的历史,汪应果娓娓道来。
“杨福慈,谢葆璋的妻子,冰心的母亲。一个相当瘦弱的女子有着一颗坚贞不屈的心。在丈夫归家之前,杨福慈忧心如焚,悄悄买了一盒鸦片烟膏挂在门梁上,准备一旦得到丈夫阵亡的消息,就服毒自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