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繁忙而富有收获的一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推动工作,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大力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推动
召开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理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规范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聘、培养和发展机制。
加大示范培训力度,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了600多名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组织选派30余名辅导员骨干出国研修,组织1000名辅导员骨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
一是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培育和凝练大学生精神为重点,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开展主题教育、展现特色亮点,系统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魅力校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系列活动,评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研讨会。结合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开展征文及书画作品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建“全国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团”,赴各地巡回报告,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是大力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组织了2000多人次高校师生先后参加“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年的经济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10余场形势报告会,并将其音像制品免费发送到全国各地各高校。组织69所高校8万多名师生参观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组织1000多名师生参观了纪念建党85周年展览。
三是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支持“中国大学生在线”开展“首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等活动。同时,推动各高校发挥校园网在校务公开、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作用,使校园网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网上家园”。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努力形成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格局。
高校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全面了解并掌握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第14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在各地报送材料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第14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报告》。目前,我们正根据部党组部署,积极筹备第15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指导和推动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加强高校公共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教育系统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督促落实和备案工作,基本建立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