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内容和主干项目之一,专业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从今年暑假开始启动。天津市共有天津大学等三所高等院校承担了12个专业共800余名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15万人,其中,国家级培训3万人,省级培训12万人。将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
进入暑假,本市天津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承担了12个专业的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共培训8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职专业骨干教师。此次,天津大学共有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焊接、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五个专业,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每年将培训330名中职教师。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则开展数控技术、计算机、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等专业的培训。目前,第一期培训学员已报到注册,开始接受培训。首批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本市有170名中职教师参加。
根据规定,中职专业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安排各类教学不少于260学时。培训采用集训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包括教学理论与方法(占总学时的20%左右)、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占总学时的30%左右)、企业实践活动(约占总学时的50%)三个方面。经过培训,这些教师将比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经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还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在“集训”结束后,培训单位还要对老师们进行考核。除了要对“集训”期间老师们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进行总结外,还要进行结业考核,包括:运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完成一份4学时以上的教案并进行试讲;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教学研究论文,有条件的专业还应提交实训作品;由合作企业对学员实践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做出评定。另外,2007年—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每年还将从经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中选拔250名成绩优异者赴国外学习考察一个月左右,重点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教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