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严格控制修建办公楼的情况下,记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固始县采访发现,当地一些部门对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以资金紧张为由无心过问,却拿出巨资竞相违规修建“豪华衙门”,其中县行政服务中心大楼项目耗资过亿元,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收入的一半。(10月29日《经济参考报》)
河南省发改委今年6月25日就发出《关于暂停一批违规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在建项目的通知》,让固始县领导干部引以为豪的办公楼项目赫然在列。通知已下发4月之久,可固始县仍然我行我素,违规工程搞得热火朝天,到底是谁给了固始县党政一班人的底气和胆量呢?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自国家对贫困县实行重点扶持的政策之后,成为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保住贫困县的帽子,就成了许多地方热衷的目标。一些地方的官员,一说到穷,滔滔不绝、理直气壮。抛开是真穷还是假穷不说,只要是贫困县,国家都给予了大力扶持,给资金、给项目、给政策、给优惠,目的就是让那里的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让人想不通的是,国家对贫困县的扶持也有二十多年了,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的贫困县,为什么一些地方一戴上贫困县的帽子就脱不下来了呢?
或许从这些贫困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一栋栋豪华办公楼建起来了,一辆辆豪华轿车开回来了,一年年的吃喝考察费快速增长着……这些地方的官员在贫穷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怎能不以穷为荣,怎能不乐此不疲,又怎能舍得放弃贫困呢?
不怕穷,就怕以穷为荣。穷好办,国家和社会通过帮扶可以使其改变面貌。如果是以穷为荣,以穷为乐,那就麻烦了,穷就会成为一个无底洞,就会变成贪婪和奢侈的借口,蜕变成捞取名利的工具,成为党和国家的沉重包袱。
在笔者看来,要解决贫困县存在的问题,就得拿以贫为荣开刀,就得拿形成以贫为荣思想的根源开刀,决不能让争戴贫穷帽子、不思进取、不求发展成为时尚。(傅尹/四川省广元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