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腐败及其治理有着天然的相关性。
一方面,就腐败的发生而言,目前腐败现象所呈现出的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趋势,除了体制、道德层面的原因外,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在于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人治观念、等级观念、官本位等思想的消极影响,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对我国政治文化的负面冲击,共同构成了腐败滋生的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社会文化土壤,使腐败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生活模式之中。
另一方面,就腐败的治理而言,在重视法制的社会里,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的关键,而先进的政治文化则是先进政治制度的天然诉求,任何先进政治制度的构建和功效的实现都最终取决于先进政治文化的积极引导和强力支撑。
因此,仅仅从体制上、道德上研究腐败治理方案是不够的,只有站在政治文化的高度,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以及政治信仰等各个角度着手,全面建立反腐败的政治文化,与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相配合,才能够有效地遏制腐败,实现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的有效治理。(李静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