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央电台 中央电视台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刊播报道
重点介绍天津又好又快发展成就和经验
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分别刊播专题报道和通讯,对近年来天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就和新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
2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以《天津经济增速惠民生》为题播发录音新闻,重点反映了天津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情况。报道中说,自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滨海新区抓住机遇,各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扎实推进,一大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大项目相继投入建设。空客A320、百万吨乙烯、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上百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群星璀璨,带动了天津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同时航空航天、金融、物流、会展及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也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基本趋势,确保了区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下,中心城区及各区县比翼齐飞,经济发展的聚合能量得到迅速释放。2008年天津全市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国第二。报道指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得实惠最多的是老百姓。2008年天津完成了两个20项民心工程,全市人均收入达到19423元,成为百姓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居民窦玉兰说:“这两年天津市搞得确实是不错,马路也变宽了、绿化也特别好,而且空气比过去强百倍,我觉得这民心工程真正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困难,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
中央电视台2月26日的“新闻联播”在头条位置播发《天津: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的报道,突出介绍了天津市把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遇,依托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改善的情况。报道中说,钢铁产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然而就在钢铁产品整体销售低迷的时候,天津的冷轧薄板、无缝钢管等高端钢铁产品却逆市走强。作为天津市第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之一,天铁冷轧薄板项目整合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装备和冷轧技术,生产的家电专用薄板厚度仅有0.25毫米,表面光洁度和成材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2007年起,天津市相继启动开工80项重大工业项目、2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和3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去年,天津经济增长达到16.5%,位居全国前列。报道指出,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天津市每年还把财政支出的80%投向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今年,天津用于改善民计民生以及社会事业新增支出超过400亿元。
光明日报2月26日以《解码“新天津”》为题刊登通讯,分三个部分重点介绍了天津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百倍的激情投身“打造新滨海、建设新天津”的宏大工程中,使天津这座古老的城市不断呈现出新的形象、迸发出新的活力的情况。“大讨论带来新气象”部分,突出报道了在天津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全国各地竞相加快发展的态势下,天津市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带来了各级领导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的新气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眼下的津沽大地已成为党员干部“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演武场、大擂台。 “大项目撑起新格局”部分,侧重介绍了天津坚持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重大工业项目为支撑,努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着力推动天津城乡一体快速发展。滨海新区相继引进和启动了一批产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集聚效果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中心城区把重点实施20项民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载体功能的切入点,各区县陆续实施了267项重大项目。以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为依托,目前天津城乡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新格局。“大手笔绘出新家园”部分,充分反映了天津市为让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屡屡挥出“大手笔”: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企业和小城镇,推出了18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逐年加大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投入,每年确定“必须完成”的20件实事。眼下又确定并实施了包括确保为16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新增就业38万人,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内容的20项“民心工程”,做到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计民生,越要下大力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经济日报2月26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通讯《天津:快步前行协调发展》,从六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天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的情况。“一组数字记下快步前行的天津”部分,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充分展现了2008年天津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上年,增幅大多处于全国前列的新成就;“结构调整跃上新的发展水平”部分,重点介绍了天津坚持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四批共80项重大工业项目、2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做到调高调优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举措和进展;“区域联动勾勒协调发展画卷”部分,突出报道了天津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使滨海新区的大项目建设有区县的助力,中心城区的民生工程有滨海新区的带动,新农村建设有八方的鼎力相助的新成效;“高水平建设城市变得美丽而生动”部分,充分报道了天津加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重点区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生态城市建设,特别是以协办北京奥运会和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契机,奋战150天,综合整治市容环境,使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群众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使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代化气息得到进一步展现的好做法;“关注民生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部分,重点反映了天津通过全面完成20项民心工程,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好经验;“加大投入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部分,突出报道了天津不断加大用于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