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目前,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高铁站地连墙施工已完成近半,配套市政工程Z1、B1线部分基坑开始封底,B2线开始进行顶板施工。预计2012年,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将全部完工,届时京津城际高铁将开进于家堡,实现于家堡至北京45分钟通达。
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是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和其他交通方式于一身的大型交通枢纽。该交通枢纽包括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于家堡车站工程和配套市政公用工程。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是一个全地下站,深入地下30米,分为三层。地面上是一个美丽的壳体。地下一层是公共候车厅及售票大厅,地下二层是京津城际铁路于家堡车站站台与地铁B1、B2线站台,地下三层则为市域线Z1线的站台。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公交站则将分布在地下空间内。
昨天(1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站施工现场,数十台吊车林立,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基坑挖掘、地连墙施工、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等施工作业。中铁一局的现场工程师介绍:“中铁一局主要承建的是交通枢纽的市政配套工程,包括出租车停车场及公共换乘区、部分B1线、Z1线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开挖,Z1线基坑深30米,打下了63米深的地连墙,目前Z1线的基坑已经部分封底,预计年底将全部封底。B1线已经基坑开挖,预计明年二季度将封底。”在现场,看不到高耸的脚手架,但基坑却十分让人震撼,在Z1线的基坑边上,记者看到基坑的深度大约有30米,在坑中建构了7层混凝土的支撑结构。据介绍,这是为了支撑地连墙、维护基坑安全而施打的,在施工后将逐一进行拆除。
同时,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的高铁站部分也在进行着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由于塘沽于家堡地区的地质条件非常差,因此需要打下60米深的连续墙,才能穿越淤泥层和砂土层到达持力层,这样才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起到止水、挡土的作用,防止基坑塌方。这种深度的连续墙是全市最深的,在国内也属罕见。除了深度外,连续墙的刚度也在国内首屈一指。为了增强其刚度,防止变形,于家堡综合枢纽站的连续墙大都采取“T”形结构,虽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但也增强了连续墙的刚性,使基坑更加安全。目前,高铁站的地连墙施工近半,预计明年年初将开挖基坑。
预计到2012年,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将竣工通车,京津城际延伸线建成后,将实现北京至滨海新区45分钟通达,单向输送能力将达6000万人。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能进一步密切津京城际高速铁路与津秦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线之间的联系,构成京津至滨海新区的快速、大能力客运通道,实现繁忙干线客货分线运输,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密切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