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脸谱
天津北方网讯:尤立红,32岁,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作业一区油水井管理五组组长。2011年3月,尤立红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她的荣誉多得数不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劳动模范、大港油田公司十大优秀青年和技术能手。2008年,尤立红作为大港油田唯一一名采油女工代表,参加了奥运火炬的传递。
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一举夺金、解决各种生产难题80多个、提合理化建议百余条,进行技术革新15项,累计创直接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

红色工作服,不施脂粉,石油女工尤立红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1996年,她只是油田一名初级工,从2009年起,她已成为大港油田公司技能专家。3月3日,在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而又普通的女性。
关于工作
越是风雨天气工作就越忙
每天早上8点来到组里,换上工作服。8点20分班前点名、站长安排了一天的工作后,尤立红向油井走去。从1996年来到第五采油厂成为一名管井工开始,尤立红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和旷野中的油井、采油设备在一起。
全组有24名工人,每人负责七八口油水井,一公里多范围内,得挨个井检查,“现在有了自行车,好多了。”尤立红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查井要靠步行,几个井转一圈就得2个多小时。
越到风雨天气,尤立红的工作就越忙。“风雨天时,机器容易出故障,比如皮带打滑、断带等,抽油机就不能运行。”她记得,1996年有一次下着大雨,水位上涨,河滩上一口油井被淹没近1米,为了正常采取油样,查看油井性能,她就需要从一侧的斜坡走进油井。
苦学进取
严厉父亲让我变得不服输
提起自己与油井的结缘,尤立红说,她永远忘不了严厉的父亲和两位师傅。
尤立红是在大港采油医院出生的,父亲从上世纪70年代就来到油田工作。尤立红父亲的要求近乎苛刻。尤立红说,正是父亲的严厉,让自己有了不服输的劲头。
1996年,大港油田技工学校采油专业毕业后,尤立红来到采油五厂3队实习。每天不变的管井工工作,让她感到枯燥。她的启蒙师傅陈俊利看出了她的思想变化。陈俊利没有向尤立红讲述更多道理,而是用自己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她。尤立红说,1996年时,陈师傅已经30多岁了,工作中那股不服输、不偷懒的劲头让她感到震撼,她决心像陈师傅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采油工人。
1998年,尤立红遇到自己的第二位师傅——技术专家周小东。周师傅是中石油技术专家,多次获得公司组织的技能大赛大奖。“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和周师傅一样有高超的技术。”
关于参赛
得了金牌孩子不会叫妈了
尤立红最自豪的一次,是2006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决赛,她一举夺得金牌。提起这次比赛的经过,尤立红感慨万千。
2006年,产假结束后,尤立红回到工作岗位,接到了参加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的任务。怀孕休息,让她的理论更新速度和技术娴熟程度有所下降,“别人打字已经可以用五笔盲打了,可我还在用拼音打字。”在技能训练中,有4项她不占优势,而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1岁儿子。“全国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4年一次,那年我已经28岁了,也许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不服输的尤立红把儿子交给婆婆,参加了比赛。在长达50多天的强化训练阶段,她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终于闯入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决赛。2006年5月8日到9月底,尤立红离开孩子,在河北沧州封闭训练。她还记得,后来回家看望孩子时,原本学会说“妈妈”的儿子,已不会叫妈妈了。那一刻,尤立红泪流满面。决赛中,尤立红获得了金牌,她也因此被油田公司聘为采油工高级技师。
技术革新
知识+实践15项技术革新
尤立红对油田的感情是天生的。“我一看见抽油机就兴奋。”“井靠我生产、我靠井生存”是她的信念。“我一直把油井当成朋友看待,油井和人一样,每个零件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哪个部件坏了都不能工作。”
“不懈健身法”“营养失调修身法”“打通经络养身法”……针对出砂井、受效井的不同情况和泵内卡阀等情况,尤立红总结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她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并结合工作实践,先后解决各种生产难题80多个,提合理化建议百余条,进行技术革新15项,累计创直接经济效益达上千万元。
桃李纷纷
培养操作岗人才3000多人次
技校毕业的她,在2006年起开办的基层员工脱产培训班做教员时,为不少大学生讲课。2007年,油田公司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序幕,她负责六大参赛工种的执教工作。如今,她已累计培养操作岗技能人才3000多人次,其中100多人在采油厂技术比赛和稳升井组动态分析竞赛中名列前茅,40多人获得油田公司、采油厂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人获得中油集团集输工大赛银奖。
尤立红一直没放弃学习与进步。2002年至2005年,她通过了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大专班的学习考试。2009年,她开始攻读天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历。
同事印象
比别人爱问为什么
师傅陈俊利1996年,小尤技校毕业,和其他3人一起分到我这组。这孩子平时做什么事都喜欢动脑子,同样是干活,可她总喜欢比别人多问个“为啥”,比如油井出砂后先碰泵后洗井,她会问“为什么不能一边碰泵一边洗井?”
是组里最爱读书的
同事沙乃亮尤姐在组里是最喜欢读书的,闲下来时,经常能看到她拿本技术类的书在那“啃”。她连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忘不了工作。记得有一次组里的同事喝饮料“营养快线”,她马上想到油井的“营养细节健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