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公诉开放“有创新”开展体验式“开放日”系列活动
2010年6月25日下午,河北区铁东路街部分人大代表受邀来到河北区检察院考察,观摩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以及在看守所提讯的工作。其间,公诉人着装整齐、语言规范,讯问被告人逻辑严密、组织示证环环相扣、发表公诉意见法理交融,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极大关注。庭审活动结束后,代表们又邀请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官继续做更加详尽的讲解……
河北区检察院公诉部门于2010年初开展体验式“公诉开放日”系列活动,与以往相比,此次活动增加了三个新的内涵:重在体验具体工作;开拓新的监督途径;展示优秀公诉人风采。体验式“公诉开放日”系列活动,使“检务公开”、“开门办检察”的形式有所创新,让群众更加直观、生动、立体地了解公诉工作,展示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检察建议“有突破”挖掘共性消除交通盲点
“短短两年时间,一路段转弯处竟发生了七起交通事故,造成七人死亡的严重后果……”2010年初,河北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一起交通肇事案中发现,自2008年6月到2009年9月底,依法受理的发生在黄纬路、京津桥、天泰路一线从二马路到志成路路段的交通肇事案达7起。公诉科在审查起诉这些案件中,通过详细调查分析认为,该路段存在重大交通盲点,如不及时治理会继续发生交通事故。
“为进一步落实检察机关为三项重点工作服务的措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共同改善我市公共交通安全环境,特向贵单位提出如下检察建议……”经过对具体案件的调研分析,公诉部门形成了深入、全面、系统的书面材料,并正式向公安交管河北支队制发了检察建议,提出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措施有效预防三个方面的建议。
针对检察建议提出的症结,公安交管河北支队进行了认真调研,很快确定了在该路段加强综合治理大货车违法行为的工作重点,并成立预防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集中治理黄纬路等重点道路上大货车的违章行为。结合工作重点,交管部门还与区环卫、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成立联合治理小组,集中治理黄纬路等重点道路上大货车违法行为;在事故多发路段和重点路段增派巡查警力,设置管控点位,严格执法……经过几个月的综合治理,该路段交通秩序得到极大改善,交通隐患得到有效排除,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据统计,2010年河北区检察院公诉部门共发出检察建议19份,其中13份是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而发出的,占检察建议总数的68.4%。涉及领域包括:公共交通管理、税收监管、市政工程、国有企业管理、国有事业单位管理、学校管理、银行管理等方面,检察建议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扎实办案“有新招”化解矛盾维护双方当事人权益
刑事案件审查起诉是公诉部门最核心的工作。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以来,河北区检察院公诉部门扎实办案,努力实现公诉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的对接,注意在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履行了检察机关的社会职能。
在办理吕某涉嫌故意伤害案中,嫌疑人吕某认为被害人有过错在先,因此不愿意认罪也不愿意赔偿,而被害人则态度强硬,要求严惩犯罪嫌疑人。“如果按照程序移交至法院一判了之,不仅双方的矛盾难以化解,还有可能出现缠访缠诉事件的发生。”鉴于该案属轻微刑事案件,并且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公诉部门决定采取刑事和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经承办人反复讲解刑事法律和政策,吕某表示愿意认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以求得被害人的谅解。最终,双方在承办人主持及双方律师的参与下达成刑事和解。
“如果说刑事和解能够有效化解一部分棘手的社会矛盾,那么保护被害人权益则是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日常工作中,河北区检察院公诉部门深入思考被害人权益的保护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一起案件中,尽管涉案人员先后被法院判处刑罚,得到了法律制裁,但被害人却未获得一分赔偿,已经陷入无钱医治的困境。为了妥善处理该案,有效解决被害人赔偿问题,办案人员针对案件矛盾焦点,一方面严格审查案件质量,依法从严打击犯罪,力争做到不枉不纵;另一方面做好被害人安抚工作,投入大量精力做好赔偿善后事宜。经过坚持不懈努力,此案最终得到圆满解决,部分被告人的家属代为赔偿被害人各项损失达人民币20余万元,为被害人后期治疗提供了保障,此案引发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为此,被害人特意为承办人送上一面书有“秉公执法、公正廉明”的锦旗,对检察院的工作表示感谢。
谈及今后的工作,河北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韩东表示,2010年该院公诉部门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他们还将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水平,为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