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开栏语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展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党史研究室,从今天开始,在我市主要新闻媒体推出“天津优秀共产党员谱”专题专栏,分期分批刊发天津革命和建设史上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出生、成长在天津,或学习、工作在天津,一部分是为新中国成立、天津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一部分是2009年市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评选出的“感动天津人物——海河骄子”中的共产党员。通过进一步缅怀革命先驱,讴歌先进英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意气风发地投身“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中,为推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1907年至1913年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在学期间即主持编译革命书刊,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谛。十月革命胜利后,已经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予以了极大的关注。1918年,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发表在母校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言治》杂志上。文章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的道路,从而在天津乃至全国点燃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
五四运动爆发后,为了给在苦苦求索中的广大青年指明前进的方向,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当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早论著。该文连同他在1918年下半年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通过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北洋大学和中华书局,在天津青年学生和先进分子中广泛传播,使他们对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潮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在他的影响下,北洋大学学生张太雷、北洋女师学生刘清扬等进步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
为了在全国各地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9月,李大钊欣然接受天津学联和女界爱国同志会的邀请来到天津。他先后在维斯礼堂和觉悟社进行公开演讲、座谈,宣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传播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赞扬觉悟社的进步做法,支持、鼓励觉悟社出版社刊《觉悟》。
1920年10月,继上海之后,北京也创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作为北方党组织的负责人,李大钊深感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对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性。于是指派北京共产党组织成员张太雷,来天津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同月,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天津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天津地方党组织的成立和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奉系军阀逮捕。在监狱中,在法庭上,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惨遭奉系军阀杀害。
李大钊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和自己的同志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大的革命事业。他殚精竭虑传播、捍卫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为天津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青年。他坚定的信念、崇高的风范和为追求真理不惧牺牲的精神,将永远被后人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