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前不少专家分析认为,1至3号反应堆燃料棒已经不同程度融毁并裂变,原子炉本身以及连接涡轮厂房的配管均可能出现损毁,导致裂变后的核物质不断外泄。
不过,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27日的NHK谈话节目中坚持认为“原子炉内压力比外部气压高很多,因此没有发生破损”。但枝野说不清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到底从何处而来。
针对这场福岛核危机,枝野强调“在阻止事态恶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危机前景,枝野表示“不容乐观”。
“不会马上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为防万一,因此禁止农作物上市”、“……这种辐射程度喝了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慎重起见,婴幼儿还是不要引用自来水”……随着福岛核泄漏危机的不断恶化,类似这样的政府表态一个接一个。有专家指出:“可以看出政府在绞尽脑汁地选择用词,以避免引起社会恐慌。但这样暧昧的发言反而更加刺激了国民的想象力,认为‘政府肯定隐瞒了什么’。”
尤其是首相菅直人25日发表的国民讲话更增加了民众的不安。菅直人当天的发言强调“状况还不乐观”,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给人以“政府无计可施”的印象。此外,对于政府呼吁距核电站20至30公里范围内居民“自主撤离”的原因,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和理由,令外界感觉就是“危险性在扩大”。
有心理专家称,日本政府应该向民众公布“放射性物质的扩大范围以及对食物影响”的“最坏预测”,然后强调“目前尚未达到那个程度,我们有具体的对策”,如此才能令国民安心。而一味表示“不会‘马上’对健康造成影响”,这个“马上”代表一年还是一周?国民心里没有概念,只能徒然增加恐慌的程度。 近日来,日本政府相继宣布解除关东各地“婴幼儿不宜饮用自来水”的禁令,但民众对政府公布的数据半信半疑,抢购瓶装水的热度不减。非但东京、琦玉、千叶、茨城等受灾地域“一水难求”,连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大阪等“安全地带”也出现了市民开始疯狂抢购、囤积瓶装水的现象。( 中国青年报
东京3月27日电/记者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