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27日,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市中心广场,当地绿党支持者在州选举结果出炉后庆祝“胜利”。新华社发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27日选举州议会。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及其盟友不敌绿党和社会民主党,失去这一控制将近60年的传统重镇。
日本核泄漏危机令许多德国人忧心核电站安全,致使主张发展核电的执政伙伴自由民主党人气大跌;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核能政策上“急转弯”,反而两头不讨好,“超级选举年”再遭重创。
绿党崛起
初步计票结果当晚公布。基民盟获得39%的选票,较上次选举下跌大约5个百分点;州执政伙伴自民党得票率只有5.3%,勉强超过5%这一进入州议会的门槛。
最大在野党社民党得票率23.1%,略有下降,但盟友绿党拿下24.2%的选票,较5年前大涨12个百分点。两者联手足以控制州议会并首次组建州政府。
预计绿党巴符州分部领袖温弗雷德·克雷奇曼将经州议会选举出任州长,成为德国首名绿党籍州长。他在州首府斯图加特告诉支持者:“这是一次历史性胜利。”
教育和科研部长、基民盟巴符州要员安妮特·沙范承认,失利“非常痛苦”。
巴符州位于德国西南部,是人口大州和富州,戴姆勒、保时捷等汽车制造商总部所在地。默克尔所属基民盟自1953年以来一直控制巴符州议会。
策略失当
日本东北部11日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化学爆炸和核泄漏,放射性物质污染多地自来水、农产品,在德国引发对核能安全的忧虑和辩论。
45%的选民认为核能是巴符州和莱法州选举关键议题。现任基民盟籍巴符州州长斯蒂芬·马普斯说:“过去两周,那些发自日本的吓人画面和可怕事件成为主要话题。没有其他选举议题……我们处于逆风。”
不过,从具体选情看,执政联盟策略失当,未能吸引“基本盘”选民,反把优势拱手让给绿党等对手,也是失利重要原因。
经济部长、自由党人赖纳·布吕德勒把失利归咎于“日本发生的事情,利比亚战事,还有关于欧元的辩论”。
本月14日,默克尔宣布暂停核电站运营期限延长计划3个月。这项计划由联邦议院去年10月批准,打算把现有17座核电站的运营期限平均延长12年,最后一座核电站关闭时间由2022年推迟至2035年前后。
执政联盟一向青睐核电,突然冻结这项计划,反而令支持者感到疑惑,进而产生不信任感。另一方面,巴符州有4座核电站,绿党主张关闭德国所有核电站,默克尔这一招不但没能吸引自己的选民,反而让绿党直接受益。
本月17日,默克尔政府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关于在利比亚设禁飞区的决议草案时投弃权票,引发国内保守派不满。另外,执政联盟削减财政开支和援助欧元区国家的政策也引发部分选民不满。
连遭打击
今年是德国“超级选举年”,共7个州举行议会选举。首场较量,即2月20日汉堡州议会选举中,社民党完胜基民盟,获得超过半数席位,基民盟得票率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低,与自民党组成的州执政联盟垮台。
政治分析人士说,尽管“超级选举年”连遭失利,但默克尔有望保住政权。但连续失利不仅打击执政联盟士气,而且令政府推动联邦参议院通过法案更加困难。
基民盟去年5月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议会选举中惨败,北威州基民盟—自民党政府下台,直接导致执政联盟在由州政府代表组成的联邦参议院失去绝对多数席位。德国执政联盟现由基民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合成的联盟党和自民党组成。
德新社援引基民盟内部人士的话报道,默克尔本人在基民盟的领导地位可确保无虞,但基民盟高层感到“愤怒和紧张”。默克尔意识到,基民盟眼下最首要的对手不是社民党,而是绿党,一些选民对执政联盟产生敌视情绪。
□胡若愚(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