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记者谷菲)从报纸书刊到电影电视,金庸作品从问世起就从未离开大家的视线。作为通俗小说,其中究竟有怎样的文化底蕴,能吸引各界大批粉丝,长期风靡海内外?本周五,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教授将做客由市文明办、市社联、市科协联合本报举办的“渤海名家大讲堂”,讲述“金庸与天津——暨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历数金庸与天津情缘,剖析作品价值。
难忘天津不解情缘
金庸是浙江海宁人,但却从祖辈起就与天津有着密切关联,青年时代的金庸在东吴大学度过,却也与南开结缘,并在几十年后到了本世纪再续前缘,夙愿得偿,将对天津的情感挥洒于津沽大地,甚至直至84岁高龄,还念念不忘在南开的一段文字缘……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在讲座中,陈洪教授将把这些延续数十年却不大为市民熟知的故事一一述说,解读金庸与天津的一段段不解情缘。
作品功过自有分说
作为武侠小说的最高境界,对于金庸作品的评价却存在着或高或低的巨大差异。在本次讲座中,陈洪教授将对小说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分说金庸小说的特点和价值,以持平之论和市民一起分享其对金庸小说的看法。
民族文化血脉赓续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虽然金庸小说是最通俗的文学式样,却能在政界领袖、商界巨子、科学大师等各个层面都获得大批粉丝,这份在通俗文学家中无人能及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究竟何以才能形成?陈洪教授将通过列举小说人物形象、情节设计等各个方面,剖析金庸作品与中国民族文化血脉的赓续。
本次讲座将于4月1日(周五)9时30分,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都道52号)学术报告厅举行,市民即日起可到市社联传达室免费领取入场券。联系人:杨老师,13102010934。
陈洪简介
陈洪,南开大学教授,现担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文学院院长、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并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文学学会会长等职。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明清小说、文学与宗教及传统文化诸多方面,著作先后获教育部、天津市各类社科成果奖多次,本人及领衔团队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