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为了摸清本市精神类疾病患者底数,本市即将展开五年来的首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时间为6月中旬。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精神病学研究室徐广明说,市民能否给予配合,将成为此次“流调”能否顺利的关键。
抽调14000成年人
此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将面向本市所有区县展开,本市18个区县会分别抽调18岁以及以上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预计全市涉及人口14000人。此次抽调是以居委会为基本调查点,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居委会被随机抽中,那么这个居委会辖区内的所有居民都在抽调的范围内,包括辖区的养老院和寄宿学校等场所,之后调查员会根据随机调查数字表,对所有居民进行再次抽调,最后被抽到的居民需要填写精神卫生调查问卷。
调查分两阶段,预计历时4到6个月,由30余名精神科护士和临床医生实行。第一阶段为筛查,调查内容包括总体健康、睡眠质量、冲动型量表、当前生活状态等多项主题问卷,需要市民花费30-40分钟时间答题;第二阶段是全面精神障碍评估,在第一阶段筛查中显示阳性的人,以及显示阴性的人中抽调出的10%会进入第二阶段的评估,调查员全为临床医生,大约需要4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
熟人带路佩标调查
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精神病学研究室副主任医师、此次“流调”的主要负责人徐广明介绍,此次“流调”是为防治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流调”,可了解到某一地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底数;老年患者的数量、对子女的影响有多大;患者中的残疾人比例有多少等一系列问题。数据还可以反映出这一地区的精神卫生文化水平,为政府下一步的决策和经济投入提供依据。
徐主任告诉记者,1999年时他曾经在本市开展过小规模的精神卫生调查,当时有60%的人拒绝,如今市民的隐私意识加强,“流调”工作可能会举步维艰。“这次我们做足了准备。‘流调’一旦启动,各社区会立即张贴宣传材料,每位入户的调查员都会佩戴‘流调’标志,拿有‘流调’专用手提袋,由熟悉当地环境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引领入户。‘流调’是利民好事,希望居民们都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徐主任说。记者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