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见到周俊启,正逢他带领林业局营林科工作人员一起挖坑、浇水、扛树苗,干得满头热汗,看不出一点副局长的“架子”。他告诉记者,目前武清区春季绿化造林正掀起高潮,他们要把好植树质量、进度两道关。争取在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春季300万株造林任务,让位于京津黄金走廊的武清区变成京津间的绿色大通道。
周俊启199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林果专业,同年7月分配到武清区曹子里乡林业站,当了一名基层林业员。1995年,在白古屯乡大魏庄村做技术指导时,他细心研究承包造林,破解有人植树,无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他耐心讲解,群众踊跃报名参与承包植树,成为了该区第一个林权改革的试点。后来他和同事们又把营林机制改革由单一的承包制逐步扩展为买断、合作、股份制等形式,使武清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前所未有的好效果。
工作中,周俊启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倡导科技兴林。为提高大规格苗木成活率,他潜心研究,提出了一套“大规格苗木造林保成活技术措施”,并传送到全区的林农手中,使高速公路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高达96%以上。他主持实施的《城镇路网绿化树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林业生态模式的试验示范》等项目,多次获市级、区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为科技兴林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毛白杨、中林杨、欧美杨等系列造林优质树种在武清得到大面积推广,使武清区近年来造林良种率实现了100%。
周俊启积极组织开展对武清区大黄堡湿地资源的保护。近年来,他多次上门聘请南开大学、北京师大、天津自然博物馆的专家教授来湿地科考。经过近一年的科考,他基本摸清了大黄堡湿地生物资源的家底。2005年7月,他组织编写了《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积极申报市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9月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批准晋升为市级湿地保护区。本报记者 陈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