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6年版的电影《日本沉没》的海报
日本“3·11”大地震之后不到一个月,4月7日,日本宫城又发生里氏7.4级地震,紧接着,12日又发生里氏6.3级地震。日本官方消息说,截至12日8时,日本东北部海域地震后已发生408次里氏5.0级以上余震。而此前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的那场里氏9.0级地震,导致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的日本国土沉没海中。这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此前日本著名影片《日本沉没》。日本真的会沉没吗? 沉没“丢掉”的领土据日本国土地理院调查,此次9级地震和引发的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约443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海水吞没,总面积超过东京的七成。尽管一些地区可以采取排水的办法“要回陆地”,但能否将所有的“沉没地”恢复原状,仍是未知数。
笔者换算了一下,这次日本沉没的陆地面积远远超过中国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加上附属岛屿面积约6.3平方公里)、日韩存在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和日本苦心经营企图变礁为岛的冲之鸟礁石(日本称之为“冲之鸟岛”,海水涨潮时露出水面的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面积之和。日俄存在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方称为北方四岛)中较小的两个岛屿,即色丹岛和齿舞岛的面积之和,也才约350平方公里。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地震让日本“丢掉”的领土面积不算小。 脍炙人口的《日本沉没》其实,日本人早就设想日本列岛沉没的可能性了。1973年3月,日本著名科幻作家小松左京出版了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创作这部小说花了小松左京9年时光。小说获得了“日本侦探作家联合会奖”,上下两卷共发行385万本。小说的第一个英译本出版于1976年。2006年,小说的第二部出版,据说小松左京还有创作第三部的打算。
1973年底,根据小说《日本沉没》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日本上映,观众总人数高达650万人次。影片一开始,先简要介绍了日本脆弱的地质环境,给影片的故事情节披上了一层“科学”的外衣。很多火山几乎同时喷发时,还伴有地震,摧毁了一座座城市,引发的海啸则埋葬了大阪。日本政府在美国政府的援助下,向海外大规模转移日本国民,其中大部分是越过对马海峡,去韩国釜山。在影片末尾,日本首相逃亡到中国首都北京(这种安排,或许与当时日中关系正处在刚刚正常化后的"蜜月期”有关),日本列岛全部沉没。
1975年,日本放映了以此为题材的电视剧。2006年8月,东宝电影公司耗资20亿日元(按当时的汇率约合2500万美元)重拍《日本沉没》,引起巨大反响。这部电影大幅改编了故事情节,刻画了各国科学家及日本政府领导层内部的不同看法(距离沉没的时间从1年到40年不等),展示了日本首相向中国提出在中国建立日本难民居留地的要求,还突出了灾难中的爱情。
该片最大的变化在于影片末尾,主人公用人工方式在海底连续引爆,最终改变了板块运动的趋势,拯救了日本。
有趣的是,一部反其道而行之的小成本电影也在2006年出炉,片名为《日本之外,全部沉没》,讲的是除了日本列岛,世界上其他陆地全部沉入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