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8年,在全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名单中,士官郭亚飞的名字赫然在目。
郭亚飞,第二炮兵某旅高级士官,导弹发射技师。入伍21年来,他立足岗位学习成才,掌握了导弹发射、瞄准、发动机三大专业知识,精通12个岗位的操作维护技能,领衔攻克了30余项技术难题,8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数十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行动保障任务,被誉为“国宝神医”。
10年来,从身怀绝技的士官到攻坚克难的院士,不断涌现的优秀人才为科技强军注入澎湃动力。
马伟明,海军某研究所所长,我军舰船综合电力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41岁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研制出世界首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为我海军新型潜艇装上了“中国芯”。他带领70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组成的创新团队,取得近百项科研成果。2010年,他当选为“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总装某基地担负着卫星、飞船实时测控、返回回收和在轨航天器的长期管控任务。他们瞄准航天测控技术高峰,坚持高起点谋划、多渠道培养、全方位激励,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群体,有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世界航天测控史上创造了成功抢救故障卫星的奇迹,为国家挽回重大损失。
总后勤部某研究所,是我军唯一的建筑工程科研单位。他们注重结合科研任务培养人才,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500多项,取得国家专利53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近200项。他们研制的高原暖风和防光学、热红外工程伪装材料等几十项成果,有效提高了我军野营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