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解放军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曾强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
美国催眠师协会催眠治疗师、高级心理保健师易建军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孙阳
北京体育大学原瑜伽培训部首席导师郑先红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
服务篇
心理健身营养医学专家齐出招 摆脱亚健康才能彻底远离“过劳死” 越来越多的“过劳死”案例,让我们意识到是行动起来的时候了。而要想远离“过劳死”,最根本的方法无非还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理,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状态,建立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准则。本期,我们请来各方专家,为您一一支招,摆脱亚健康,远离“过劳死”。 看喜剧片缓解压力每个人在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计划一定要可行且能落实。当你感到工作很吃力,很紧张,经常需要加班,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你的计划和目标时,你就应该学会放弃,重新调整工作目标和状态,记住有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尤其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有必要学习放松。比方说听听音乐,唱唱歌,跳跳舞,看看喜剧片(不要看压抑、低落、打斗刺激的片子),从事一些与艺术有关的活动等,都有助于注意力的转移,让紧张的身心状态放松下来。
心理专家指出,艺术本身可以帮助一个人娱乐身心,有放松的作用,但过度消耗精力,尤其是加上没有适当的休养,则容易出现身心俱损的局面,而适当的艺术活动则是有益的。它能让你敞开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更多的生命动力。
适当的心理调节很重要。专家指出,如果觉得疲劳了,坐着,或者躺下来,做个简单的从头到脚的放松,也能有助于身体精力的恢复,从而实现精神上的放松与愉悦。你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技巧,比如催眠,可以在睡前加入催眠指令,帮助自己放松,恢复精力。白天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大笑的活动,笑一笑,十年少,欢笑可以让你脉解心开,压力等情绪顿时放下,从而身心放松。
总之,适当放下欲望,觉察自己的身心需要,循序渐进地工作,适当休养,这才是工作、身心的平衡之道,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发现、学习、平衡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