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刘渝、齐中熙)“五一”小长假,首都北京数以万计的地铁建设者挥汗如雨、忘我鏖战。他们用手中的风镐、脚下的油门、操控的盾构机,一寸一寸地推动着地下轨道艰难延伸。
连日来,记者深入北京市的多个地铁施工现场,采访这些劳动者。 六号线南锣鼓巷站 盾构机每天掘进1.2米位于平安里大街上的北京地铁六号线九标段,开创了北京地铁建设史上的两个先例:第一个采用2台盾构机上下重叠进行施工;地铁盾构法施工中临时占地面积最小。
记者在施工现场体验到,到处都凸显着一个字:“窄”。直径六米左右的隧道窄,占地100平米左右的竖井空间窄,刚刚推进十多米的盾构机也窄。这一切都要求建设者打破施工常规。
中国铁建十四局6号线项目书记霍昆说:盾构机采用的是分体方式掘进的,就是盾构机的主机下到地下,后部台车和控制系统在地面,场地实在太小了,是迫不得已。
他介绍说,南锣鼓巷站的盾构机要在地下约30米处,沿着平安大街道路的下方先向东穿过皇城根遗址,然后向南拐弯进入北河沿路,再向东到达东四西大街。由于这种大转弯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能采用2台盾构机上下重叠的立体掘进方式。“五一”期间,为了控制地面沉降和保证平安里大街道路的正常通行,盾构机正以每天一环1.2米的速度谨慎前行。
“在这样十分狭小的场地内进行盾构机施工,至少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施工临时用地。”霍昆说,“在北京城区二环以内采用盾构机修地铁,我们是第一家。马上就要展开2台盾构机上、下重叠掘进,盾构机上下之间的距离只有1米多,难度和风险都相当大。”
“旁边就是南锣鼓巷旅游点,我们俩早就想抽时间去好好逛逛。”刚从20多米的竖井深处爬上来的盾构机信号工汤祥抬手指了指正在龙门吊驾驶室里紧张作业的女司机陈彬。原来他们是夫妻。“等忙过这阵吧,还有的是时间。”汤祥毫不在意地说。
霍昆说,六号线九标段由三个车站、三个区间组成,全长1.71公里。不仅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而且工期十分紧迫,十四局的1000多名建设者正昼夜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到明年年底,地铁6号线一期将全线通车,并成为北京第一条列车8辆编组的大容量地铁线路。